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关于恋爱动机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关于择偶观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3 关于性行为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4 关于同性恋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过程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过程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5.1 理论创新 | 第16页 |
1.5.2 实践创新 | 第16-17页 |
1.6 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1.6.1 五年制高职教育 | 第17页 |
1.6.2 恋爱观 | 第17-18页 |
2 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恋爱观现状的调查 | 第18-25页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8页 |
2.2 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18-19页 |
2.2.1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2.2.2 统计方法 | 第18页 |
2.2.3 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2.3 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恋爱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19-25页 |
2.3.1 恋爱现象普遍化 | 第19-20页 |
2.3.2 恋爱动机多元化 | 第20-21页 |
2.3.3 择偶标准功利化 | 第21页 |
2.3.4 恋爱态度随意化 | 第21-22页 |
2.3.5 性行为态度开放化 | 第22-23页 |
2.3.6 性取向异常化 | 第23-25页 |
3 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恋爱观现状形成的原因 | 第25-37页 |
3.1 社会变革中的复杂因素对学生恋爱观念的冲击 | 第25-29页 |
3.1.1 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 | 第25-26页 |
3.1.2 相关教育管理及规定的宽松 | 第26-27页 |
3.1.3 西方的平等、享乐、解放的观念的推动 | 第27页 |
3.1.4 大众媒介缺乏责任和底线的宣传 | 第27-28页 |
3.1.5 网络虚拟世界的不良影响 | 第28-29页 |
3.2 学校在恋爱教育中的缺位和粗放 | 第29-33页 |
3.2.1 恋爱观教育的缺失 | 第29-30页 |
3.2.2 学校管理的粗放 | 第30-31页 |
3.2.3 性别比例的失衡 | 第31-32页 |
3.2.4 专业课程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家庭环境和教育在恋爱观教育中的不足 | 第33-35页 |
3.3.1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 | 第33-34页 |
3.3.2 恋爱观教育的缺失 | 第34-35页 |
3.4 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及思想意识的欠缺 | 第35-37页 |
3.4.1 生理上性意识萌生 | 第35页 |
3.4.2 心理上思想不稳定 | 第35页 |
3.4.3 学业追求较低 | 第35-36页 |
3.4.4 法律意识的不足 | 第36-37页 |
4 引导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 | 第37-49页 |
4.1 科学的恋爱观 | 第37-38页 |
4.1.1 科学的恋爱要以“互爱”为基础 | 第37页 |
4.1.2 科学的恋爱要志同道合 | 第37页 |
4.1.3 科学的恋爱要具有社会性 | 第37-38页 |
4.1.4 科学的恋爱态度要具严肃性 | 第38页 |
4.1.5 科学的恋爱要承担责任 | 第38页 |
4.2 引导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的原则 | 第38-39页 |
4.2.1 与时俱进原则 | 第38-39页 |
4.2.2 普遍与特殊相结合 | 第39页 |
4.2.3 理解与尊重相结合 | 第39页 |
4.3 引导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女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的策略 | 第39-49页 |
4.3.1 社会方面 | 第39-42页 |
4.3.2 学校方面 | 第42-45页 |
4.3.3 家庭方面 | 第45-47页 |
4.3.4 学生自身方面 | 第47-49页 |
5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