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慕课”教学模式评析及实施建议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21页
    (一)选题依据第11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12页
        2.实践意义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20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4-20页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20-21页
一、“慕课”的内涵及发展历程第21-29页
    (一)“慕课”的内涵第21-22页
        1.“慕课”概念的提出第21-22页
        2.“慕课”的类型第22页
    (二)“慕课”的发展第22-29页
        1.“慕课”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第23-24页
        2.“慕课”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第24-25页
        3.未来趋势第25-29页
二、“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第29-34页
    (一)大规模性第29-30页
    (二)开放性第30-31页
    (三)无时空限制第31页
    (四)以学生为本第31-32页
    (五)高效率第32-34页
三、“慕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4-41页
    (一)个性化学习较难实现第34-35页
    (二)师生情感交流缺失第35-36页
    (三)证书的权威性较弱第36-37页
    (四)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第37页
    (五)考核方式存在问题第37-38页
    (六)低完成率现象普遍第38-39页
    (七)教学成本增加第39-40页
    (八)首次开课工作量大第40-41页
四、对我国高校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的建议第41-51页
    (一)转变办学观念与学习模式第41-42页
        1.由单一办学主体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主体转变第41页
        2.由个体学习模式向团队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模式转变第41-42页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第42-44页
        1.给予教师团队支持第42-43页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43页
        3.充分发挥教学“明星”的作用第43-44页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44-46页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44-45页
        2.利用多种形式的交流渠道第45-46页
    (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第46-47页
        1.制定质量标准体系第46页
        2.创新考核方式第46-47页
    (五)完善学历认证及评价体系第47-48页
        1.完善学历认证体系第47-48页
        2.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第48页
    (六)建设本校“慕课”平台第48-51页
        1.进行教学内容的汇聚第48-49页
        2.建设在线课程平台第49页
        3.构建课堂教学平台第49-50页
        4. 降低构建成本第50-51页
结语第51-53页
    (一)研究总结第51页
    (二)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科研项目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初一学生记叙文写作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魏书生语文教学理念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应用--以乌拉特前旗长胜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