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顶岗实习 | 第12页 |
·指标、指标体系、质量评价体系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性审视 | 第17-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 第17-18页 |
·为正确评价学生提供参考 | 第17页 |
·利于校企合作的沟通 | 第17-18页 |
·为教学改革提供直接的依据 | 第18页 |
·可以有效地反映顶岗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18-19页 |
·关注发展的动态性原则 | 第18页 |
·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 第18页 |
·简单化的可行性原则 | 第18-19页 |
·综观全局的整体性原则 | 第19页 |
·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原则 | 第1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19-22页 |
·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 | 第19页 |
·学校规章制度的依托 | 第19-20页 |
·中职培养目标的定位 | 第20页 |
·岗位职业标准的支撑 | 第20页 |
·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 第20-21页 |
·学校对接收实习学生单位的具体要求 | 第21-22页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 | 第22-30页 |
·资料收集及准备阶段 | 第22页 |
·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 第22页 |
·实地调查分析工作 | 第22页 |
·具体实施阶段 | 第22-30页 |
·编制调查问卷 | 第22-23页 |
·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23页 |
·信息的分析 | 第23-30页 |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 第30-46页 |
·确定评价的对象 | 第30页 |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7页 |
·评价标准的确立 | 第37-38页 |
·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 | 第37页 |
·确立可量化的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38-41页 |
·确定指标权重的原则 | 第38页 |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第38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8-41页 |
·确立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5页 |
·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 | 第45-46页 |
5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及反馈 | 第46-49页 |
·学校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反馈 | 第46页 |
·评价主体权重需要修改 | 第46页 |
·需要深入探讨精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页 |
·实习酒店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反馈 | 第46-47页 |
·评价指标体系应增加学生职业潜力的评价 | 第4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应增加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 | 第46-47页 |
·学生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反馈 | 第47页 |
·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 第47-49页 |
·评价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商榷 | 第47页 |
·评价的反馈性有待加强 | 第47-48页 |
·探讨构建多元化、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6 制约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 第49-52页 |
·制约因素 | 第49-50页 |
·学校制约因素 | 第49页 |
·实习单位制约因素 | 第49页 |
·学生自身制约因素 | 第49-50页 |
·解决途径 | 第50-52页 |
·学校方面的解决途径 | 第50页 |
·实习单位方面的解决途径 | 第50-51页 |
·学生方面的解决途径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61页 |
附录3 | 第61-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