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最好”的多角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零 绪论 | 第9-15页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0.2 前人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0.2.1 有关“最好”的研究 | 第9-11页 |
0.2.2 有关“规劝”义语气副词的研究 | 第11-12页 |
0.2.3 有关“情态”的研究 | 第12-13页 |
0.3 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3.2 研究重点 | 第14页 |
0.3.3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句法分布与适用语境 | 第15-28页 |
1.1 分布位置 | 第15-17页 |
1.1.1“最好”位于句中 | 第15-16页 |
1.1.2“最好”位于句首 | 第16-17页 |
1.2 搭配关系 | 第17-25页 |
1.2.1 基本句式分布 | 第17-21页 |
1.2.2“最好是”与“最好还是” | 第21-24页 |
1.2.3“最好”在复句中 | 第24-25页 |
1.3 适用句类 | 第25-27页 |
1.3.1 用在陈述句中 | 第25页 |
1.3.2 用在祈使句中 | 第25-26页 |
1.3.3 用在疑问句中 | 第26页 |
1.3.4 用在感叹句中 | 第26-2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连用模式与配合共现 | 第28-41页 |
2.1 凸显前置 | 第28-33页 |
2.2 同类连用 | 第33-37页 |
2.2.1 “最好”居前 | 第34页 |
2.2.2 “最好”居后 | 第34-35页 |
2.2.3 “最好”可前可后 | 第35-37页 |
2.3 配合共现 | 第37-40页 |
2.3.1 紧邻连用 | 第37-39页 |
2.3.2“最好”重复使用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表达方式与规劝功用 | 第41-54页 |
3.1 语义特征与性质 | 第41-44页 |
3.1.1 “建议”性语义特征 | 第41-42页 |
3.1.2 “意愿”性语义特征 | 第42-43页 |
3.1.3 语义性质 | 第43-44页 |
3.2 评注辖域与对象 | 第44-47页 |
3.3 语用功能与特征 | 第47-53页 |
3.3.1 规劝功用 | 第47-50页 |
3.3.2 主观化特征 | 第50-51页 |
3.3.3 元语功能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历时发展与词汇化动因 | 第54-65页 |
4.1 历时演化历程 | 第54-57页 |
4.1.1 发展初期 | 第54-55页 |
4.1.2 发展中期 | 第55-56页 |
4.1.3 发展后期 | 第56-57页 |
4.2 词汇化动因 | 第57-60页 |
4.2.1 韵律的双音节化 | 第57-58页 |
4.2.2 组块的心理过程 | 第58-59页 |
4.2.3 转喻的思维方式 | 第59页 |
4.2.4 主观性的不断增强 | 第59-60页 |
4.3 “最好”的标记化及其他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最好”与其他规劝类副词的差异 | 第65-77页 |
5.1 “最好”与“不妨” | 第65-70页 |
5.2 “最好”与“何必” | 第70-72页 |
5.3 “最好”与“还是” | 第72-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