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私立论文

贵阳市校外补习机构的现状调查研究--以物理学科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补习教育的概念界定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16-17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17页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校外补习机构办学基本情况的调研第18-20页
    2.1 调查研究的对象第18页
    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第18-20页
第三章 校外补习机构的现状第20-35页
    3.1 学生参加校外补习机构补习的情况第20-23页
        3.1.1 学生参加校外补习机构补习比例第20-21页
        3.1.2 学校教师对于学生参加校外补习补习的态度第21页
        3.1.3 学生参加校外补习机构补习物理比例第21-23页
    3.2 校外补习机构中物理教师的情况第23-25页
        3.2.1 校外补习机构中物理教师的来源第23-24页
        3.2.2 校外补习机构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第24-25页
    3.3 校外补习机构中物理教学理念第25-26页
    3.4 校外补习机构中物理学科教学的形式、方法、效果第26-31页
        3.4.1 校外补习机构中补习的形式第26-27页
        3.4.2 校外补习机构中补习中学物理的方式第27-29页
        3.4.3 校外补习机构中补习中学物理的效果第29-31页
    3.5 参加校外补习对于学生的影响第31-32页
        3.5.1 参加校外补习对于学生不利影响第31页
        3.5.2 参加校外补习对于学生有利的影响第31-32页
    3.6 补习机构的费用收支及合法情况第32-35页
        3.6.1 补习机构费用支出和收取的学费情况第32-33页
        3.6.2 补习机构的合法情况第33-35页
第四章 导致贵阳市校外补习机构出现问题的因素第35-40页
    4.1 家庭方面的因素第35-36页
        4.1.1 家庭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第35页
        4.1.2 父母的相互攀比第35页
        4.1.3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第35-36页
    4.2 学校教学方面的因素第36-37页
        4.2.1 学校物理基础教学的不足第36页
        4.2.2 学校追求高分率和升学率第36-37页
    4.3 应试教育方面的因素第37-38页
    4.4 区域教育资源方面的因素第38-39页
        4.4.1 中学教师师资的不均衡第38页
        4.4.2 学校因地处区域导致的教育资源失衡第38-39页
    4.5 教育法律法规和执法方面的因素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与相关建议及策略第40-47页
    5.1 研究结论第40页
    5.2 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建议第40-42页
        5.2.1 重视班上物理学困生第40-41页
        5.2.2 物理教学应重视基础并因材施教第41-42页
    5.3 对于学校的建议第42页
    5.4 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第42-47页
        5.4.1 不断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第42-43页
        5.4.2 调整教育资源更合理的分配第43-44页
        5.4.3 开发学校的公益或是半公益补习教育资源第44页
        5.4.4 规范校外教育补习市场第44-47页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54页
致谢词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韦达对倍角三角形的研究
下一篇:具有双时滞的生态—流行病SIS模型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