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制对新课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以山东省泰安市F学校和聊城市D学校为例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5.1 访谈法 | 第14-15页 |
1.5.2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5.3 实地考察法 | 第15-16页 |
2.研究设计 | 第16-22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2.1.1 政策执行 | 第16-17页 |
2.1.2 课程改革 | 第17-18页 |
2.1.3 组织机制 | 第18-19页 |
2.2 理论框架 | 第19-22页 |
2.2.1 组织外部环境 | 第19-20页 |
2.2.2 组织激励机制 | 第20-21页 |
2.2.3 组织约束机制 | 第21-22页 |
3.F学校和D学校新课改政策的执行效果 | 第22-27页 |
3.1 学校概述 | 第22-23页 |
3.2 新课改政策的具体目标 | 第23-24页 |
3.3 F学校和D学校新课改政策执行情况 | 第24-27页 |
3.3.1 课程目标方面 | 第24页 |
3.3.2 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 | 第24页 |
3.3.3 课程实施方面 | 第24-25页 |
3.3.4 教学评价方面 | 第25页 |
3.3.5 组织管理方面 | 第25-27页 |
4.F学校和D学校新课改政策执行效果差异的原因 | 第27-40页 |
4.1 组织的外部环境 | 第27-32页 |
4.1.1 地方政府的支持 | 第27-30页 |
4.1.2 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 第30-32页 |
4.2 学校管理机制 | 第32-40页 |
4.2.1 学校的激励机制 | 第32-37页 |
4.2.2 学校的约束机制 | 第37-40页 |
5.结论 | 第40-41页 |
5.1 给予管理者的启发 | 第40页 |
5.2 管理机制的改进 | 第40页 |
5.3 总结 | 第40-41页 |
6.附录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