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1.1 人才 | 第10页 |
2.1.2 高层次人才 | 第10-11页 |
2.2 人才激励理论 | 第11-12页 |
2.3 政府角色理论 | 第12-1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3章 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施行情况 | 第14-24页 |
3.1 国家、浙江省“千人计划”和“南太湖精英计划”简介 | 第14-15页 |
3.2 “南太湖精英计划”引才工程的发展历程 | 第15-19页 |
3.3 “南太湖精英计划”引才工程的绩效 | 第19-21页 |
3.4 “南太湖精英计划”引才工程的发展态势 | 第21-2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4章 周边城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借鉴 | 第24-29页 |
4.1 七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比较 | 第24-27页 |
4.2 七个城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特点 | 第27-2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5章 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施行中的问题 | 第29-35页 |
5.1 “南太湖精英计划”成为政府自娱自乐的一场运动 | 第29-30页 |
5.2 “南太湖精英计划”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 第30-31页 |
5.3 “南太湖精英计划”没有及时完成新旧引力场的转换 | 第31-32页 |
5.4 “南太湖精英计划”挤占了本地企业的发展资源 | 第32-33页 |
5.5 “南太湖精英计划”缺乏重大平台的支撑 | 第33-3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6章 湖州市深入推进“南太湖精英计划”引才工程对策 | 第35-41页 |
6.1 改革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体制 | 第35-36页 |
6.2 突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6.3 加强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软环境供给 | 第37-38页 |
6.4 提升创业创新团队的平台承载力 | 第38-40页 |
6.5 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合作 | 第40-4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7.1 结论 | 第41页 |
7.2 展望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