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28页 |
2.1“四单一网”行政改革涵义与特点 | 第14-18页 |
2.1.1“四单一网”行政改革涵义 | 第14-18页 |
2.1.2“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特点 | 第18页 |
2.2“四单一网”行政改革功能作用的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2.2.1“权力清单”对政府与社会的作用 | 第18-20页 |
2.2.2“责任清单”对政府与社会的作用 | 第20-21页 |
2.2.3“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对市场的促进作用 | 第21页 |
2.2.4“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的廉政效果与投资效能 | 第21-22页 |
2.2.5“政务服务网”的信息公开作用与政务服务效能 | 第22-23页 |
2.3“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23-25页 |
2.3.1 整体行政与社会条件 | 第23-24页 |
2.3.2“四单一网”发挥作用的实践条件 | 第24-25页 |
2.4 发达国家类似行政革模式与启示 | 第25-28页 |
2.4.1 发达国家类似行政改革模式 | 第25-26页 |
2.4.2 发达国家类似行政革启示 | 第26-28页 |
第3章 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28-49页 |
3.1 拱墅区简介 | 第28-29页 |
3.2 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过程 | 第29-34页 |
3.2.1 以建设政务服务网为抓手的改革探索阶段 | 第29-31页 |
3.2.2 以改革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为领导全面部署总攻阶段 | 第31-33页 |
3.2.3 改革态势之中的稳步推进与发展阶段 | 第33-34页 |
3.3 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实际效能分析 | 第34-45页 |
3.3.1“权力清单”工作实施的实际限权效果 | 第34-36页 |
3.3.2“责任清单”对懒政的实际治理作用 | 第36-38页 |
3.3.3“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改革的实际进展与作用 | 第38-40页 |
3.3.4“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的实际规范作用 | 第40-41页 |
3.3.5“政务服务网”的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作用 | 第41-45页 |
3.4 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与其它同类地区的差别 | 第45-46页 |
3.5 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46-49页 |
3.5.1 监督力量单一 | 第46页 |
3.5.2 法规不健全 | 第46页 |
3.5.3 在线服务质量不高 | 第46-48页 |
3.5.4 审批力量不足 | 第48-49页 |
第4章 深化拱墅区“四单一网”行政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4.1 加强依据“四单”的第三方监督力量 | 第49页 |
4.2 加强问题收集与相关法规的修订或部门职能的调整与合并 | 第49-50页 |
4.3 联动机制的建设与制度化运行 | 第50页 |
4.4 加强审批力量的投入 | 第50-52页 |
4.4.1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 | 第50页 |
4.4.2 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保障 | 第50-51页 |
4.4.3 提升审批队伍的素质 | 第51页 |
4.4.4 增加政务服务网审批值守人员 | 第51-52页 |
第5章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