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食源性致病菌 | 第10页 |
·天然抗菌剂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0-13页 |
·浆果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 | 第13-15页 |
·浆果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浆果果汁抑菌作用研究 | 第19-46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果汁试材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耗材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果汁生理指标测定 | 第21-22页 |
·菌种活化和准备 | 第22页 |
·抗菌活性的测定 | 第22页 |
·pH值测定 | 第22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存活情况 | 第22-23页 |
·果汁处理对细胞膜透性和细菌存活数量的影响 | 第23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浆果果汁对L. innocua和E. coli的抑菌效果 | 第24-27页 |
·蔓越莓果汁在不同培养基中对L. innocua和E. coli的抑菌效果 | 第27-32页 |
·石榴果汁在不同培养基中对L. innocua和E. coli的抑菌效果 | 第32-37页 |
·石榴果汁处理L. innocua和E. coli的荧光染色 | 第37-38页 |
·果汁对L. innocua和E. coli的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以及对细菌的失活作用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利用Bioscreen C对浆果果汁及其粗提物抑菌作用的筛选 | 第46-59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8页 |
·果汁和粗提物 | 第46-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主要耗材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菌种活化和准备 | 第48页 |
·抗菌实验 | 第48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五种果汁对L. innocua的抑菌作用及MIC确定 | 第49-50页 |
·五种果汁对E. coli的抑菌作用及MIC确定 | 第50-52页 |
·五种浆果粗提物对L. innocua的抑菌作用及MIC确定 | 第52-53页 |
·五种浆果粗提物对E. coli的抑菌作用及MIC确定 | 第53-54页 |
·蓝靛忍冬果汁及提取物作用下L. innocua和E. coli的生长曲线 | 第54-55页 |
·浆果果汁及其粗提物对L. innocua和E. coli处理的MIC值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天然提取物对蓝莓汁中外源添加E. coli抗菌效应的研究 | 第59-68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实验试材 | 第59-60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微生物的准备 | 第60页 |
·体外抑菌实验 | 第60页 |
·挑战性接种实验 | 第60-61页 |
·不同处理对细胞膜透性和细菌存活数量的影响 | 第61页 |
·统计和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 第61-62页 |
·两种提取物在蓝莓汁介质中 20℃下挑战性接种E. coli的抑菌效果 | 第62-63页 |
·两种提取物在蓝莓汁介质中 4℃下挑战性接种E. coli的抑菌效果 | 第63-64页 |
·荧光分析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蓝莓果实组分的抗菌特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 第68-83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4页 |
·主要试剂 | 第69页 |
·实验仪器 | 第69-70页 |
·主要耗材 | 第70-71页 |
·HPLC分析 | 第71页 |
·蓝莓组份分离 | 第71页 |
·比色分析定量 | 第71-73页 |
·微生物准备 | 第73页 |
·抗菌实验及MIC的确定 | 第73-74页 |
·蓝莓色谱分离成分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及抑菌作用 | 第74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蓝莓组分的色谱分离及定量 | 第74-76页 |
·蓝莓色谱分离组分的抑菌作用 | 第76-77页 |
·蓝莓分离组分对病原菌的MIC和MBC测定 | 第77-78页 |
·蓝莓各组分处理对L. innocua和E. coli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存活数的影响 | 第78-80页 |
·讨论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蓝靛忍冬果实对L. innocua和E. coli抑菌作用研究 | 第83-94页 |
·引言 | 第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试剂、仪器及耗材 | 第83-84页 |
·蓝靛忍冬组分分离和定量 | 第84页 |
·HPLC分析 | 第84页 |
·微生物准备 | 第84页 |
·抗菌实验及MIC的确定 | 第84页 |
·蓝靛忍冬分离成分对病原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及抑菌作用 | 第84-8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8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5-91页 |
·蓝靛忍冬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谱图 | 第85页 |
·蓝靛忍冬各组分的产率及其定量 | 第85-86页 |
·蓝靛忍冬所含主要酚酸的抑菌测试 | 第86-89页 |
·蓝靛忍冬色谱分离组分的抑菌作用 | 第89页 |
·蓝靛忍冬各组分对L. innocua和E. coli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存活数的影响 | 第89-91页 |
·讨论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4-96页 |
第8章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作者简历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