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 ·国内外转向架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外转向架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内转向架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关键部件故障分析 | 第20-3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的组成及功能 | 第20-2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21-26页 |
| ·轮对轴箱装置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22-23页 |
| ·弹簧悬挂装置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23-24页 |
| ·基础制动装置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24-25页 |
| ·驱动装置故障类型及原因 | 第25-26页 |
| ·轴箱轴承与齿轮箱振动机理分析 | 第26-30页 |
| ·轴箱轴承振动机理分析 | 第26-28页 |
| ·齿轮箱振动机理分析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系统硬件平台 | 第31-40页 |
| ·城市轨道车辆安全监测系统概述 | 第3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安全监测系统目的 | 第3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目标 | 第3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组成及功能 | 第31-37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组成 | 第32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系统硬件平台功能 | 第32-34页 |
| ·传感器选型和安装布置方法 | 第34-37页 |
| ·基于转向架安全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37-39页 |
| ·零均值化处理 | 第37页 |
| ·消除趋势项 | 第37-38页 |
| ·平滑处理 | 第38页 |
| ·滤波处理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城市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在线安全监测方法研究 | 第40-64页 |
| ·轴箱轴承振动信号时域分析方法 | 第40-44页 |
| ·时域特征参数 | 第40-42页 |
| ·自相关分析 | 第42-44页 |
| ·轴箱轴承振动信号频域分析方法 | 第44-49页 |
| ·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计算 | 第44-46页 |
| ·幅值谱 | 第46-47页 |
| ·功率谱 | 第47-48页 |
| ·倒频谱 | 第48-49页 |
| ·轴承振动信号时频域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49页 |
| ·Wigner分布 | 第49-50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50页 |
| ·基于改进的小波变换—Hilbert包络解调方法 | 第50-56页 |
| ·基于改进的小波变换—Hilbert包络解调的原理 | 第51-53页 |
| ·包络谱 | 第53页 |
| ·细化谱 | 第53-54页 |
| ·频谱校正 | 第54-56页 |
| ·实例验证 | 第56-63页 |
| ·传统的的Hilbert包络解调 | 第56-59页 |
| ·基于改进的小波变换—Hilbert包络解调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城市轨道车辆齿轮箱在线安全监测方法研究 | 第64-76页 |
| ·基于新无量纲参数的齿轮箱特征参数选取 | 第64-69页 |
| ·基于k邻近度异常检测的齿轮箱安全检测方法 | 第69-72页 |
| ·k邻近度异常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 ·基于k邻近度的齿轮箱异常检测方法 | 第70-72页 |
| ·实例分析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在线安全监测软件开发 | 第76-85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在线安全监测软件开发工具 | 第76-79页 |
| ·NET开发平台 | 第76-77页 |
| ·界面设计软件 | 第77页 |
| ·后台处理软件 | 第77-78页 |
| ·C#与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 | 第78-79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软件主要功能和模块 | 第79-8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软件主要功能 | 第80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安全监测软件主要组成 | 第80-81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关键部件安全监测模块开发 | 第81-84页 |
| ·城市轨道车辆轴箱轴承安全监测模块开发 | 第81-83页 |
| ·城市轨道车辆齿轮箱安全监测模块开发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总结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