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实证视角的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导论第13-43页
 一、研究缘起第13-17页
  (一) 国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形势更需要加强幼教理论研究第13-14页
  (二) 幼儿教育失范问题的凸显使儿童成为牺牲品第14-15页
  (三) 人类幼年的秘密需要进一步揭示第15-16页
  (四) 幼儿教育研究的不足昭示着其潜在问题亟待关注第16-17页
 二、研究意义第17-20页
  (一) 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第17-18页
  (二) 有助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18页
  (三) 有助于引起教育者对儿童属性的理解与反思第18-19页
  (四) 有助于确认幼儿教育的本真意义第19页
  (五) 有助于指导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与教育活动的实施第19-20页
 三、研究综述第20-37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20-33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第33-37页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第37-39页
  (一) 研究目的第37-38页
  (二) 研究思路第38-39页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第39-43页
  (一) 创新之处第39-40页
  (二) 不足之处第40-43页
第一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第43-63页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第44-47页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44-46页
  (二) 研究内容的确定第46-47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第47-52页
  (一) 现象学理论第47-48页
  (二) 扎根理论第48-49页
  (三) 人本主义理论第49-51页
  (四)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本质观第51-52页
 三、研究方法第52-54页
  (一) 收集资料的方法第52-53页
  (二) 分析资料的方法第53-54页
 四、研究工具第54-55页
  (一) Nvivo8质性软件分析工具第54-55页
  (二) 访谈问卷第55页
 五、研究步骤第55-63页
  (一) 进入研究现场第55-56页
  (二) 采集研究资料第56-59页
  (三) 整理与分析资料第59-63页
第二章 幼儿教育现象特征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第63-115页
 一、研究总编码的过程与结果第63-106页
  (一) 研究编码的一致性考察第63-64页
  (二) 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64-106页
 二、对编码结果进行质询第106-111页
  (一) 运用条件编码进行质询第106-109页
  (二) 运用矩阵编码进行质询第109-111页
  (三) 运用聚类分析进行质询第111页
 三、幼儿教育的现象特征第111-115页
  (一) 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第112页
  (二) 习惯养成与心智启蒙第112页
  (三) 理解尊重与保教关爱第112-113页
  (四) 适宜环境与成长发展第113页
  (五) 小学化倾向与兴趣班第113-115页
第三章 对幼儿教育由现象特征到本质特征的认识第115-181页
 一、人的属性的阐释第115-120页
  (一) 人性概念的诠释第115-116页
  (二) 人性的历史解读第116-117页
  (三) 人的属性的内涵第117-120页
 二、儿童属性的阐释第120-128页
  (一) 儿童的属性及其特征第120-124页
  (二) 违背儿童属性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第124-128页
 三、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的揭示第128-175页
  (一) 教育本质与幼儿教育本质第128-134页
  (二)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第134-153页
  (三) 幼儿教育失范现象分析第153-162页
  (四) 幼儿教育本质特征分析第162-175页
 四、对儿童属性与幼儿教育本质关系的解析第175-178页
  (一) 儿童属性与幼儿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第175-177页
  (二)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活动课程”是适切儿童属性的最好方式第177-178页
 五、研究结论第178-181页
  (一) 研究结论第178页
  (二) 本研究结论与NAEYC幼儿教育观的比较第178-181页
第四章 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的现实观照第181-227页
 一、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第181-190页
  (一) 理解尊重幼儿的属性第182-184页
  (二) 关注幼儿的快乐与幸福第184-187页
  (三) 为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第187-190页
 二、基于幼儿教育本质特征应遵循的教育原则第190-196页
  (一) 合理实施保教结合原则第190-192页
  (二) 坚持发展适宜性原则第192页
  (三) 遵循主体性原则第192-194页
  (四) 运用活动性与直观性原则第194-196页
  (五) 遵守生活化原则第196页
 三、以幼儿发展为本合理安排教育内容第196-213页
  (一) 把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第197-200页
  (二) 对幼儿实施关爱教育第200-202页
  (三) 初步培养幼儿各种良好习惯第202-208页
  (四) 对幼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第208-212页
  (五) 对幼儿进行快乐幸福教育第212-213页
 四、从幼儿教育本质特征出发施教的途径与方法第213-224页
  (一) 关爱每一位幼儿第213-215页
  (二) 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第215-218页
  (三) 建立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第218-220页
  (四) 搭建家园合作交流的平台第220-224页
 五、构建符合幼儿一生发展的多元评价制度第224-227页
  (一) 评价的目的要为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第224-225页
  (二) 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第225页
  (三)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第225-226页
  (四) 建立弹性评价标准第226-227页
结束语第227-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45页
附录第245-249页
后记第249-2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51-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下一篇:量子程序验证中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