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

脆弱的国家未来竞争潜力及其原因探析--基于90后成就动机的代际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9页
第一章 中国依靠什么参与国际竞争?第19-37页
 第一节 中国将领跑世界吗?第19-24页
  一、经济学家的乐观预估第19-21页
  二、中国的全球排名不断上升第21-22页
  三、中国威胁论滋长第22-23页
  四、领跑世界需要什么?第23-24页
 第二节 国际政经格局重整中创生的国家竞争力研究第24-31页
  一、各国高度重视国家竞争力第24-25页
  二、国家竞争力是什么?第25-31页
 第三节 中国需要依靠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第31-37页
  一、人才战略构成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问题第31-33页
  二、人在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33-37页
第二章 个体成就动机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第37-52页
 第一节 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第37-38页
 第二节 人的现代性是促进现代国家生成的重要力量第38-40页
 第三节 个体的心理驱力是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0-43页
 第四节 个体的成就动机是推动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动能第43-45页
 第五节 个体成就动机的测量第45-52页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第45-49页
  二、成就动机研究取向的选择第49-52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52-73页
 第一节 以代际比较法解析研究问题第52-54页
  一、代际比较法有助于开展预测性研究第52页
  二、本研究中“代”的界定第52-54页
 第二节 以混合方法收集和整理资料第54-57页
  一、混合方法概述第54-56页
  二、混合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56-57页
 第三节 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的选择第57-60页
  一、调查地点第57-59页
  二、调查对象第59-60页
 第四节 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第60-69页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第60-67页
  二、个案访谈的概况第67-69页
 第五节 研究问题及本文结构第69-73页
  一、研究问题第69页
  二、分析框架第69-71页
  三、研究思路第71-72页
  四、本文结构第72-73页
第四章 调查量表的修订第73-94页
 第一节 成就动机量表的修订第73-88页
  一、成就动机洋葱模型和成就动机AMI量表第73-75页
  二、成就动机各维度内涵第75-78页
  三、试调查及量表修订第78-80页
  四、正式调查与信效度分析第80-88页
 第二节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的修订第88-94页
  一、试调查及量表修订第88-90页
  二、正式调查与信效度分析第90-94页
第五章 安享型的90后预示着脆弱的未来国家竞争潜力第94-135页
 第一节 关于90后代特征的问题探索第94-96页
 第二节 研究变量及操作化第96-99页
  一、成就动机概念的操作化第96-99页
  二、代概念的操作化第99页
 第三节 90后最重要的代特征是趋于安享型第99-125页
  一、90后的成就动机整体上落后于前两代第99-101页
  二、对自我成功的渴望是90后的重要特征第101-107页
  三、自我成功的努力不足是90后的鲜明特点第107-116页
  四、自信心不足是90后的群体特征第116-118页
  五、自控力不足是90后的普遍特征第118-123页
  六、90后趋于安享的职业期望第123-125页
 第四节 由典型个案看两代人的成就动机差异第125-133页
  一、父母成就动机高而孩子成就动机较高第125-129页
  二、父母成就动机高而孩子成就动机低第129-133页
 第五节 脆弱的未来国家竞争潜力第133-135页
  一、90后成就动机不足阻碍个体发展第133-134页
  二、90后成就动机不足阻碍未来国家竞争能力第134-135页
第六章 90后安享型代特征的形成原因第135-180页
 第一节 关于代际比较研究的问题分析第135-142页
  一、代沟和代差的文献研究第136-139页
  二、代特征生成的相关理论第139-142页
 第二节 影响三代人代特征的主要因素分析第142-147页
  一、影响三代人成功观的主要因素第143-145页
  二、影响三代人代特征的社会因素第145-147页
 第三节 当代家庭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第147-161页
  一、优越的家庭物质条件第147-155页
  二、独子化的人口背景第155-157页
  三、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第157-160页
  四、父亲参与不足第160-161页
 第四节 应试教育业已印记在90后的代特征中第161-168页
  一、90后受考试因素的影响最大第162-163页
  二、应试教育不利于促进90后的内部动机第163-166页
  三、应试教育会削弱90后的挑战性第166-168页
 第五节 现代生活方式促成了90后安享型的代特征第168-180页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形成90后代特征的基础条件第168-170页
  二、影响三代人的社会环境差异分析第170-172页
  三、现代性的发展加强了90后个体成功的追求取向第172-175页
  四、新传媒的影响凸显出90后追求名利的趋向第175-180页
第七章 家庭教育是制约90后成就动机的主因第180-231页
 第一节 成就动机是否具有代际传递性?第180-190页
  一、代际间的传递关系第180-186页
  二、本章探索的问题第186-190页
 第二节 研究变量及操作化第190-193页
  一、家庭结构变量的操作化第190-191页
  二、家庭过程变量的操作化第191-192页
  三、控制变量的操作化第192-193页
 第三节 家庭教养方式是建构90后成就动机的主变量第193-201页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关键作用第193-198页
  二、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更可能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第198-199页
  三、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亲子关系更趋于亲密第199-201页
 第四节 由典型个案看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作用第201-228页
  一、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而孩子成就动机高第201-213页
  二、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而孩子成就动机低第213-221页
  三、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而孩子成就动机高第221-228页
 第五节 对成就动机是否具有代际传递性的回应第228-231页
第八章 提升未来国家竞争潜力的对策探讨第231-243页
 第一节 培养致力于自我实现的一代第231-234页
 第二节 应特别重视父母对90后的重要影响第234-236页
 第三节 父亲参与有助于提升90后的成就动机第236-237页
 第四节 性别教育有助于性别优势的发挥第237-238页
 第五节 学校教育应以激发90后的内部动机为导向第238-240页
 第六节 社会应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氛围第240-241页
 第七节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正能量机制第241-243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第243-255页
 第一节 研究发现第243-245页
  一、90后成就动机不足第244页
  二、90后的代特征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第244-245页
  三、家庭教养方式是形成90后成就动机的最重要机制第245页
 第二节 研究结论第245-247页
  一、90后一代趋于安享的代特征第245-246页
  二、90后成就动机不足预示着未来国家竞争潜力潜藏危机第246页
  三、急需评估和重建家庭教育的正向功能第246-247页
  四、急需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机制第247页
 第三节 90后是否缺乏抱负的一代?第247-251页
 第四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方向第251-255页
  一、本研究的局限性第252-253页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第253-255页
结语第255-256页
参考文献第256-272页
附录第272-301页
 附录一 成就动机量表第272-281页
 附录二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第281-283页
 附录三 家庭互动量表第283页
 附录四 调查问卷中其他题目第283-285页
 附录五 访谈提纲第285-286页
 附录六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第286-295页
 附录七 成就动机量表修订版各题权重第295-298页
 附录八 成就动机相关系数矩阵第298-301页
后记第301-302页

论文共3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书“仁智双彰”的课程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