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反讽的诗学--克林斯·布鲁克斯文学批评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绪论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克林斯·布鲁克斯的学术之路 | 第14-2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20-2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23-26页 |
第一章 布鲁克斯文学批评的背景和思想源头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布鲁克斯文学批评的历史背景 | 第27-32页 |
一、 农业文明与现代化困境 | 第27-29页 |
二、 旧南方的文学与文化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布鲁克斯文学批评的思想源头 | 第32-38页 |
一、 诗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 第33-34页 |
二、 语言和真理的二元对立 | 第34-35页 |
三、 比喻和反讽的思维方式 | 第35-38页 |
第二章 布鲁克斯与新批评 | 第38-64页 |
第一节 新批评的兴衰 | 第38-45页 |
一、 新批评的兴起 | 第38-39页 |
二、 新批评的主张 | 第39-42页 |
三、 新批评之后 | 第42-45页 |
第二节 布鲁克斯与新批评家 | 第45-64页 |
一、 艾略特的文学趣味 | 第46-51页 |
二、 理查兹的语义学方法 | 第51-57页 |
三、 兰瑟姆的本体论思想 | 第57-64页 |
第三章 布鲁克斯的诗歌理论 | 第64-88页 |
第一节 诗歌的语言 | 第65-74页 |
一、 隐喻的结构性作用 | 第65-68页 |
二、 隐喻与想象力 | 第68-72页 |
三、 隐喻与语境 | 第72-74页 |
第二节 诗歌的结构 | 第74-88页 |
一、 戏剧性原则 | 第75-77页 |
二、 有机整体论 | 第77-81页 |
三、 反讽诗学观 | 第81-88页 |
第四章 布鲁克斯的批评实践 | 第88-110页 |
第一节 布鲁克斯的莎士比亚诗评 | 第89-99页 |
一、 意象与意象 | 第90-96页 |
二、 隐喻与象征 | 第96-99页 |
第二节 布鲁克斯的艾略特诗评 | 第99-110页 |
一、 矛盾的对立与反讽 | 第100-103页 |
二、 意象的嵌套与戏剧化效果 | 第103-106页 |
三、 主题意义与反讽的态度 | 第106-110页 |
第五章 布鲁克斯诗歌批评的评价问题 | 第110-118页 |
第一节 布鲁克斯诗歌批评的缺憾 | 第111-114页 |
第二节 布鲁克斯诗歌批评的启示 | 第114-118页 |
结语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0-132页 |
后记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