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原电池相关内容承载重要的知识价值 | 第8页 |
·原电池相关内容学习难度大 | 第8-9页 |
·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对原电池概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有关相异构想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外有关相异构想的研究领域 | 第10页 |
·国内有关相异构想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原电池相关内容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研究 | 第11页 |
·有关溶液导电性的研究 | 第11页 |
·有关电解质电离的研究 | 第11页 |
·有关原电池中正负极的研究 | 第11-12页 |
·有关原电池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研究 | 第12页 |
·原电池知识相异构想产生原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3 研究目的、任务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任务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5 高二学生“原电池”相异构想的测查 | 第16-32页 |
·问卷设计与测试 | 第16-17页 |
·问卷设计 | 第16-17页 |
·测查样本 | 第17页 |
·问卷测试 | 第17页 |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17-30页 |
·前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17-23页 |
·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3-30页 |
·前后测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页 |
·原电池相异构想的来源分析 | 第30-32页 |
·原电池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综合性 | 第30-31页 |
·学生模糊的、错误的已有知识经验 | 第31页 |
·教师不合理的教学过程 | 第31页 |
·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式 | 第31-32页 |
6 原电池概念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建议 | 第32-36页 |
·承认学生存在相异构想,并有效诊断出学生的相异构想 | 第32-33页 |
·针对学生的相异构想,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教学 | 第33-36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