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中“幸福人”人性观的研究--以生命频率为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流程和框架 | 第16-18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4页 |
第一节 人本管理理论综述 | 第19-23页 |
一、 国外人本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国内人本理论 | 第20-22页 |
三、 人本理论评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人性观的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一、 国外人性观 | 第23-24页 |
二、 国内人性观 | 第24-27页 |
三、 人性观评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幸福理论综述 | 第28-31页 |
一、 主观幸福感 | 第29页 |
二、 心理幸福感 | 第29-30页 |
三、 幸福人假设 | 第30-31页 |
四、 幸福理论评析 | 第31页 |
第四节 人本管理与“幸福人”人性观的关系 | 第31-32页 |
第五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2-34页 |
一、 人本管理理论整合性 | 第32-33页 |
二、 人性观基石 | 第33页 |
三、 人的终极目的——幸福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生命频率理论与“幸福人”人性观的关系分析 | 第34-48页 |
第一节 物理学科中的频率理论 | 第34-38页 |
一、 物理频率的概念 | 第34-35页 |
二、 振动频率作用机制 | 第35-36页 |
三、 物理学频率理论发展与演化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频率理论 | 第38-44页 |
一、 中国哲学的频率概念 | 第38-41页 |
二、 中国文化中频率的哲学观 | 第41-43页 |
三、 中国哲学频率理论的评析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生命频率的内涵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生命频率对“幸福人”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45-48页 |
一、 “幸福人”人性观的实证研究路径 | 第45-46页 |
二、 生命频率与幸福感的关系探讨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生命频率对“幸福人”影响的模型构建 | 第48-53页 |
第一节 研究模型构建与访谈检验 | 第48-51页 |
一、 研究模型 | 第48-50页 |
二、 研究变量定义 | 第50页 |
三、 模型访谈检验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51-53页 |
一、 生命频率与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页 |
二、 生命频率与个体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页 |
三、 生命频率与亲情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页 |
四、 生命频率与薪酬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页 |
五、 生命频率与职位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页 |
六、 生命频率与社会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1-52页 |
七、 生命频率与生态状况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3-56页 |
第一节 研究变量测量 | 第53-54页 |
一、 生命频率感知度与认同度测量 | 第53页 |
二、 幸福感测量 | 第53-54页 |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第54页 |
第三节 数据收集 | 第54-56页 |
一、 预调查 | 第54页 |
二、 正式调查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56-74页 |
第一节 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效度分析 | 第57-59页 |
一、 生命频率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57-58页 |
二、 幸福感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58-59页 |
第三节 信度分析 | 第59-60页 |
第四节 人口统计特征与研究变量的关系分析 | 第60-67页 |
一、 性别与研究变量的关系 | 第60-61页 |
二、 年龄与研究变量的关系 | 第61-63页 |
三、 学历与研究变量的关系 | 第63-65页 |
四、 个性类型与研究变量的关系 | 第65-67页 |
第五节 研究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67-73页 |
一、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67-68页 |
二、 生命频率与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68-69页 |
三、 生命频率与个体状况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69-70页 |
四、 生命频率与亲情状况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70-71页 |
五、 生命频率与薪酬状况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71-72页 |
六、 生命频率与职位状况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72-73页 |
第六节 研究结果汇总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 | 第74-79页 |
第一节 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探讨 | 第74-75页 |
一、 性别的影响 | 第74页 |
二、 年龄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三、 学历的影响 | 第75页 |
四、 个性类型的影响 | 第75页 |
第二节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 | 第75-78页 |
一、 已验证的关系探讨 | 第76-77页 |
二、 未验证的关系探讨 | 第77-78页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第79-83页 |
第一节 理论的价值与管理启示 | 第79-82页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一 | 第89-92页 |
附录二 | 第92-95页 |
附录三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