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的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研究概述第10-16页
   ·同伴侵害的概念及分类第10-11页
     ·同伴侵害的概念第10页
     ·同伴侵害的分类第10-11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第11-12页
     ·同伴侵害发生的普遍性第11页
     ·同伴侵害在人口学上变量上的差异第11-12页
   ·同伴侵害的测量第12-13页
   ·同伴侵害对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第13-14页
   ·同伴侵害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第14-15页
   ·同伴侵害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第15-16页
第2章 问题提出第16-20页
   ·问题提出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理论意义第16-17页
     ·现实意义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假设第17-20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0-24页
   ·研究对象第20-21页
   ·研究工具第21-22页
     ·同伴侵害第21页
     ·心理控制源第21页
     ·自我概念第21-22页
   ·施测过程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24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24-38页
   ·同伴侵害量表的信效度验证第24-25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基本特点第25-27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普遍性第25-26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性别与年级差异第26-27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第27页
   ·自我概念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27-29页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27-28页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第28-29页
   ·心理控制源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29-31页
     ·小学儿童心理控制源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29-30页
     ·小学儿童心理控制源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第30-31页
   ·同伴侵害、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的关系分析第31-38页
     ·同伴侵害、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的相关第31-32页
     ·自我概念对同伴侵害、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第32-34页
     ·心理控制源在同伴侵害与自我概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第34-38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38-46页
   ·同伴侵害量表的信效度第38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基本特点第38-40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第38-39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第39页
     ·小学儿童同伴侵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第39-40页
   ·自我概念的人口学变量特点第40-41页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性别与年级差异第40-41页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第41页
   ·心理控制源人口学变量特点第41-42页
   ·同伴侵害、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的关系第42-44页
     ·同伴侵害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第42页
     ·自我概念与心理控制源关系第42-43页
     ·同伴侵害、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的关系第43-44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44-46页
第6章 结论及启示第46-48页
   ·结论第46-47页
   ·启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学业情绪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
下一篇: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