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定向、信息框架与低碳消费决策的关系--调节匹配的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调节定向理论 | 第13-17页 |
·调节定向的提出及内涵 | 第13页 |
·个体调节定向的形成 | 第13-16页 |
·不同调节定向个体的特点 | 第16-17页 |
·调节性匹配理论的概述 | 第17-21页 |
·概念的提出 | 第17-18页 |
·调节性匹配的含义 | 第18-19页 |
·调节性匹配的实验操作 | 第19-21页 |
·调节匹配的效应 | 第21-22页 |
·调节性匹配与动机强度 | 第21页 |
·调节性匹配与情绪体验 | 第21-22页 |
·调节性匹配与行为评价 | 第22页 |
·信息框架 | 第22-23页 |
·低碳消费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25-29页 |
·情境问卷的设计 | 第29-30页 |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第4章 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对低碳消费决策的影响 | 第31-54页 |
·特质性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对低碳消费决策的影响 | 第31-42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情境性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对低碳消费决策的影响 | 第42-50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特质性调节定向与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关系 | 第50-54页 |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4页 |
·研究结论在营销中的应用 | 第54-55页 |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