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5-18页 |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 | 第15-17页 |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8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23页 |
·古典学派的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第19-22页 |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第19-20页 |
·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 | 第20-22页 |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4-35页 |
·财政分权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 第24-25页 |
·财政分权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第25-28页 |
·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 第25-27页 |
·财政分权阻碍经济增长的机理 | 第27-28页 |
·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最优财政分权度 | 第28-32页 |
·制约达到最优财政分权度的现实因素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5-45页 |
·财政包干体制下的财政分权(1980—1993 年) | 第35-39页 |
·财政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 第35-36页 |
·本时期的经济表现及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解释 | 第36-39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财政分权(1994 年至今) | 第39-44页 |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 第40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40页 |
·分税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40-41页 |
·本时期的经济表现及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解释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54页 |
·财政分权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设定 | 第45-47页 |
·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45-47页 |
·数据来源和说明 | 第47页 |
·实证检验 | 第47-51页 |
·数据稳定性检验 | 第47-48页 |
·对全部数据协整分析 | 第48-49页 |
·对样本进行分时间段分析 | 第49-51页 |
·对我国最优财政分权度的初探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