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绪论 | 第10-23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与问题 | 第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三) 关键名词界定 | 第12-15页 |
1. 华德福幼儿园 | 第12-13页 |
2. 传统节日 | 第13-14页 |
3. 传统节日教育 | 第14-15页 |
(四)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 传统节日教育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3.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20-21页 |
2. 参与式观察法 | 第21页 |
3. 访谈法 | 第21-23页 |
二、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 第23-32页 |
(一) 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本质与意义 | 第23-25页 |
1. 传统节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日子 | 第23-24页 |
2. 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引导意义 | 第24-25页 |
(二) 传统节日教育的文化本质与意义 | 第25-27页 |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 | 第25页 |
2. 传统节日教育的文化传承意义 | 第25-27页 |
(三) 传统节日教育的生命本质与意义 | 第27-30页 |
1. 生命的三元本质与传统节日的三元构成 | 第27-28页 |
2. 传统节日教育的生命滋养意义 | 第28-30页 |
(四) 传统节日教育的社会本质与意义 | 第30-32页 |
1. 史代纳的“三元社会”理念 | 第30页 |
2. 传统节日教育的社区建设意义 | 第30-32页 |
三、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32-41页 |
(一)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目标 | 第32-36页 |
1.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 第32-34页 |
2.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主要目标 | 第34-36页 |
(二)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内容 | 第36-41页 |
1.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 第36-37页 |
2.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7-41页 |
四、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第41-60页 |
(一)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设计 | 第41-48页 |
1.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 第41-43页 |
2.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 | 第43-48页 |
(二) 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以“端午节”为例 | 第48-60页 |
1. 端午节精神内涵解读与活动内容选择 | 第48-51页 |
2. 端午节活动材料准备与物质环境布置 | 第51-52页 |
3. 端午节庆典流程 | 第52-57页 |
4. 端午节庆的活动氛围及参与者的感受 | 第57-60页 |
五、华德福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 第60-66页 |
(一) 注重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崇敬之心 | 第60-62页 |
(二) 注重把握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精神品质 | 第62-63页 |
(三) 注重建立传统节日教育的重复节律 | 第63-64页 |
(四) 注重建构传统节日教育的合作共同体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1:教师与家长访谈提纲 | 第72-73页 |
附录2:端午节晨圈歌曲、童谣与故事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