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界定 | 第7-8页 |
三、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五、创新价值 | 第9-11页 |
第一章 选修课程开发设置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选修课程开发设置的背景 | 第11-17页 |
一、我国选修课程开发的历史 | 第11-12页 |
二、国外高中选修课程模式的状况 | 第12-14页 |
三、选修课程设置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设置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 第17-18页 |
二、选修课程目标的主要特点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 第22-39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前的设置 | 第22-31页 |
一、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 第22-23页 |
二、国内主要选修教科书版本的设置情况 | 第23-25页 |
三、国内主要选修教科书版本的编写特点 | 第25-31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 | 第31-39页 |
一、选修课程选课原则 | 第31-32页 |
二、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 | 第32-39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评价 | 第39-45页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39-41页 |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第39页 |
二、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 第39-40页 |
三、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 第40页 |
四、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 第40页 |
五、评价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40页 |
六、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评价 | 第41-45页 |
一、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 | 第41-42页 |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程的建议 | 第42-45页 |
第四章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设置的问题与思考 | 第45-49页 |
第一节 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思考 | 第45-47页 |
一、过于倾向教材的“人文性” | 第45页 |
二、教学内容要求过高 | 第45-46页 |
三、内容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对选修课程实施的思考 | 第47-49页 |
一、如何处理好和高考的关系 | 第47页 |
二、如何建立班级管理、活动的新模式 | 第47页 |
三、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