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中铅含量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概述 | 第10-12页 |
·油脂中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 第12-16页 |
·环境污染 | 第12-13页 |
·生产、加工过程 | 第13-16页 |
·油脂脱胶 | 第14-15页 |
·油脂脱酸 | 第15页 |
·油脂脱色 | 第15-16页 |
·油脂脱蜡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植物油脂中重金属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18-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2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微乳液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铅含量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原子吸收工作条件 | 第24-25页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油脂中 Ca 的参数 | 第24页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油脂中 Pb 的参数 | 第24-25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微乳液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 Ca | 第26-28页 |
·微乳液的形成条件 | 第26-27页 |
·FAAS 工作参数及定量分析方法 | 第27页 |
·食用油样品分析 | 第27-28页 |
·微乳液法测定食用油脂中的 Pb | 第28-31页 |
·食用油微乳液形成条件的优化 | 第28-29页 |
·石墨炉程序升温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食用油中痕量铅的测定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植物油料和食用油中铅含量的研究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34-35页 |
·原子吸收测定参数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油料中的铅含量 | 第35-36页 |
·油脂中的铅含量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加工助剂对食用油中铅含量影响的研究 | 第39-56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原子吸收测定参数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油脂理化指标 | 第41页 |
·加工助剂中铅含量测定 | 第41-42页 |
·油脂精炼 | 第42-43页 |
·吸附剂对铅超标油脂中铅的去除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加工助剂中的铅含量 | 第43-45页 |
·加工助剂对油脂中铅含量的影响 | 第45-49页 |
·脱胶工艺中所用磷酸对油脂中铅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脱酸工艺中所用烧碱对油脂中铅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脱色工艺中所用吸附剂对油脂中铅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油脂精炼过程中铅含量变化 | 第49页 |
·吸附剂对铅超标油脂中铅的去除效果 | 第49-54页 |
·活性白土对油脂中铅的去除效果 | 第49-51页 |
·活性炭对油脂中铅的去除效果 | 第51-52页 |
·复合吸附剂对油脂中铅的去除效果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创新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