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解题 | 第9-12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理论原则、方法及操作程序 | 第14-15页 |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 第16-34页 |
·《新修玉篇》与《四声篇海》的成书基础——《类玉篇海》 | 第16-18页 |
·《类玉篇海》的作者及重修者 | 第16-17页 |
·《类玉篇海》简介 | 第17-18页 |
·《新修玉篇》概说 | 第18-27页 |
·《新修玉篇》的作者 | 第18-20页 |
·《新修玉篇》简介 | 第20-27页 |
·《四声篇海》概说 | 第27-34页 |
·《四声篇海》的作者 | 第27-28页 |
·《四声篇海》简介 | 第28-34页 |
第3章 两书字头比较研究 | 第34-82页 |
·两书收字比较研究 | 第34-58页 |
·两书收字差异 | 第35-51页 |
·两书收字差异研究 | 第51-58页 |
·两书列字比较研究 | 第58-62页 |
·部首列字比较研究 | 第58-59页 |
·部中字列字比较研究 | 第59-62页 |
·两书字形比较研究 | 第62-78页 |
·两书字形差异 | 第62-76页 |
·两书字形差异研究 | 第76-78页 |
·两书字头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78-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