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教学空白艺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 教学空白艺术研究的缘由及其思路第10-34页
 一、研究的缘由第10-13页
  (一) 门类艺术的启迪第10-11页
  (二) 教学现实的反思第11-12页
  (三) 理想教学的呼唤第12-13页
 二、研究的现状第13-32页
  (一) 有关空白的研究第14-21页
  (二) 有关教学空白艺术的研究第21-32页
 三、研究的思路第32-34页
第一章 教学空白艺术的意蕴第34-56页
 一、教学空白艺术的概念界定第34-43页
  (一) 空白与空白艺术第34-40页
  (二) 教学艺术与教学空白艺术第40-43页
 二、教学空白艺术的特征第43-51页
  (一) 实践性第44-45页
  (二) 创造性第45-47页
  (三) 情感性第47-48页
  (四) 形象性第48页
  (五) 审美性第48-49页
  (六) 教育性第49-50页
  (七) 不确定性第50-51页
 三、教学空白艺术的表现形式第51-56页
  (一) 从教学要素构成的视角第54页
  (二) 从空白存在形态的视角第54页
  (三) 从艺术创生的视角第54-56页
第二章 教学空白艺术的理论根源第56-98页
 一、教学空白艺术的哲学基础第56-67页
  (一) 中国传统哲学第56-61页
  (二) 西方现代哲学第61-67页
 二、教学空白艺术的心理学基础第67-71页
  (一) 整体心理观第68页
  (二) 知觉组织原则第68-69页
  (三) 顿悟学习说第69页
  (四) 心物场以及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第69-71页
 三、教学空白艺术的美学基础第71-81页
  (一) 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第71-76页
  (二) 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第76-81页
 四、教学空白艺术的教学论基础第81-98页
  (一) 教学空白艺术教学论基础的构成第82-87页
  (二) 教学空白艺术教学论基础举隅第87-98页
第三章 教学空白艺术的价值第98-114页
 一、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发展第99-107页
  (一) 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的生命发展第99-100页
  (二) 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的审美发展第100-101页
  (三) 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第101-104页
  (四) 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第104-106页
  (五) 教学空白艺术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第106-107页
 二、教学空白艺术与教师教学第107-114页
  (一) 教学空白艺术有益于教师提高教学成效第107-109页
  (二) 教学空白艺术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境界第109-110页
  (三) 教学空白艺术有助于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第110-114页
第四章 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第114-138页
 一、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者第116-120页
  (一)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者第116-118页
  (二) 教学空白艺术创生者的素养第118-120页
 二、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原则第120-124页
  (一) 整体性原则第120-121页
  (二) 有无相生的辩证性原则第121-122页
  (三) 适切性原则第122-124页
 三、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策略第124-138页
  (一) 省略第125-127页
  (二) 隐蔽第127-128页
  (三) 停顿第128-129页
  (四) 暗示第129-131页
  (五) 模糊第131-134页
  (六) 等待第134-138页
结语 教学空白艺术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趋势第138-142页
 一、教学空白艺术的核心思想第138-140页
  (一) 教学目的第138-139页
  (二) 教学过程第139页
  (三) 教学内容第139页
  (四) 学生第139-140页
 二、教学空白艺术的发展趋势第140-142页
  (一) 教学空白艺术与其他形态教学艺术的融合将得到强化第140页
  (二) 教学空白艺术的理论分析将进一步深化第140页
  (三) 教学空白艺术的实践研究将更加细化第140-141页
  (四) 教学空白艺术的创生将愈发优化第141页
  (五) 教学空白艺术的研究方法将多元化第141-14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2-152页
后记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领导转型:校长领导伦理的寻求与建构
下一篇: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