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媒介素养教育:全球化的趋势第11-12页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新动向第12-13页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遇到困难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媒体、传媒与媒介第15页
     ·素养第15-16页
     ·媒介素养第16-17页
     ·媒介素养教育和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第17页
     ·本土化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2章 本土化研究述评第19-39页
   ·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第19-23页
     ·现代化第19-21页
     ·全球化第21-2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第23页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及其经验总结第23-27页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第23-24页
     ·社会学本土化的含义第24-25页
     ·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第25-26页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经验总结第26-27页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第27-29页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第27-28页
     ·教育学本土化的内涵第28-29页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第29页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第29-32页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与含义第29-30页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的第30-31页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第31-32页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第32-38页
     ·法国媒介素养教育第32-33页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第33-34页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第34-35页
     ·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第35-36页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39-56页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第39-49页
     ·引入与起步(1997—1999年)第39页
     ·借鉴与成长(2000—2003年)第39-41页
     ·积累与深化(2004—2005年)第41-45页
     ·反思与分化(2006年至今)第45-49页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第49-53页
     ·本土化的阶段第49-50页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阶段第50-51页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表现形式第51-53页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问题第53-55页
     ·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第53页
     ·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第53-55页
     ·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与路径第56-73页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第56-61页
     ·逻辑起点及其标准第56-57页
     ·"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第57-60页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逻辑起点的意义第60-61页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第61-66页
     ·原创性第62-63页
     ·自主性第63-66页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路径第66-72页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条件第66-68页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维度第68-71页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方法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研究——以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为例第73-99页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价值取向第73-74页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74-80页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第74-75页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第75-76页
     ·家庭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领域第76-78页
     ·家庭教育: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第78-80页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检视第80-90页
     ·问卷设计与采样过程第80-81页
     ·高中生使用媒介的目的第81-83页
     ·高中生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第83-85页
     ·高中生和家长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第85-86页
     ·高中生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第86-87页
     ·高中生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87-90页
   ·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原则第90-98页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第90页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第90-91页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第91-96页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第96页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第96-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后续方向第99-102页
   ·研究总结第99-100页
   ·后续研究方向第100-102页
附录A第102-109页
附录B第109-115页
附录C第115-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5页
 一、中文文献第120-129页
  (一) 书籍专著第120-122页
  (二) 期刊论文第122-129页
  (三) 学位论文第129页
  (四) 论文集第129页
  (五) 报纸类第129页
 二、英文文献第129-135页
  (一) 印刷文献类第129-133页
  (二) 网络资源类第133-13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学空白艺术
下一篇:基于本体知识库的教学资源自动采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