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序言第8-12页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独立学院的研究现状第9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2页
2 独立学院概述第12-17页
   ·独立学院的产生第12-13页
     ·新制二级学院的产生第12页
     ·从“新制二级学院”走向“独立学院”第12-13页
   ·独立学院的特征第13页
   ·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现状第13-17页
     ·专业设置第13-14页
     ·教学管理第14页
     ·招生第14-17页
3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理论第17-23页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第17-19页
     ·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第17页
     ·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第17-19页
   ·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理论第19-21页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第19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9-20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0页
     ·素质教育理论第20-21页
   ·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第21-23页
4 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3-32页
   ·部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准确第23-24页
     ·目标不明或目标模糊第23-24页
     ·照搬母体高校或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第24页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缺乏特色第24-28页
     ·独立学院专业结构有待改善第24-26页
     ·专业设置过于依赖母体高校第26-28页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尚需不断改进第28-29页
     ·偏重理论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第28-29页
     ·必修课占绝对优势,选修课程较少第29页
     ·课程知识化倾向严重,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第29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第29-30页
     ·外部监控机制不够完善第29-30页
     ·内部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体制第30页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问题第30-32页
     ·师资总量不足,兼职教师比例较大第30-31页
     ·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第31页
     ·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较低第31页
     ·教师责任单一第31-32页
5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第32-48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第32-35页
     ·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第32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第32-35页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第35-37页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原则第35-36页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第36-37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第37-44页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范式第37-38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应走多样化的道路第38-41页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第41-44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途径第44-46页
     ·教学过程第44页
     ·实践训练第44-45页
     ·非教学培养途径第45-46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评价第46-48页
6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保障第48-53页
   ·完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第48-49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其体系第48页
     ·完善独立学院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第48-49页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第49-53页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第49-50页
     ·发达国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概要及启示第50页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理念第50-53页
7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嘉三大家研究
下一篇: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