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国内外课堂教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课堂教学发展史 | 第10-12页 |
·国内已有的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教学的涵义 | 第15-16页 |
·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 第16页 |
·课堂教学的涵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相关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18-19页 |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第19-21页 |
第3章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第21-31页 |
·新课改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 第21-23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 | 第21-22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 第22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第22-23页 |
·中学课改推动高校课堂教学的改革 | 第23页 |
·招生选拔制度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 第23-26页 |
·大学入学选拔方式的革新——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 第23-24页 |
·招生与录取政策的调整 | 第24页 |
·考试改革 | 第24-25页 |
·免费师范生招生制度的建立 | 第25页 |
·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 | 第25-26页 |
·招生选拔制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 第26页 |
·高校教学现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 第26-28页 |
·高校课堂教学的历史 | 第26-27页 |
·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27-28页 |
·学生心理发展对高校教学改革要求 | 第28-31页 |
第4章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 第31-41页 |
·课堂教学观的重构与更新 | 第31-32页 |
·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 第31页 |
·树立个性化和创新型人才观 | 第31-32页 |
·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观念 | 第32页 |
·研究教学方法,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 第32-35页 |
·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 第32-34页 |
·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 第34-35页 |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 第35-37页 |
·师生关系的涵义 | 第35页 |
·师生关系的分类 | 第35-36页 |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 第36页 |
·师生关系的重构 | 第36-37页 |
·高校课堂教学应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 第37-38页 |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应与新课改通盘规划、同步进行 | 第37-38页 |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完全照搬新课改 | 第38页 |
·高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 第38-41页 |
第5章 我校《高等量子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 第41-51页 |
·《高等量子力学》课程简介 | 第41页 |
·课程改革的动因 | 第41-42页 |
·《高等量子力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准备工作 | 第42-44页 |
·学生问卷调查 | 第42页 |
·问卷分析 | 第42-44页 |
·《高等量子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 第44-51页 |
·教学方法的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 第44-45页 |
·改革措施的实施及结果 | 第45-47页 |
·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团队接力教学 | 第47-5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一 | 第55-57页 |
附录二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