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参考群体对大学生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以西藏自治区大学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应用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标第12页
     ·逻辑关系假设第12页
     ·提出对策第12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6页
   ·参考群体的理论综述第15-18页
   ·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综述第18-21页
   ·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综述第21-2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假设第26-35页
   ·研究框架第26-27页
   ·基本假设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35页
     ·统计分析工具——结构方程模型第28-29页
     ·统计方法第29-32页
     ·构念操作性定义及测量第32-35页
第四章 假设验证第35-57页
   ·定性研究第35-36页
     ·研究1——信息性影响第35-36页
     ·研究2——规范性影响第36页
   ·定量研究第36-57页
     ·信息性影响对亲社会态度的作用第36-44页
     ·不同信息影响导致态度差异的内在机制第44-50页
     ·规范性影响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第50-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第57-64页
   ·主要结论第57-58页
   ·对策分析第58-64页
     ·加大信息影响对大学生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第58-60页
     ·正确利用规范性影响,提高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第60-61页
     ·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第61-64页
结束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一:大学生德育思想调查问卷(1)第68-70页
附录二:大学生德育思想调查问卷(2)第70-71页
附录三:大学生德育思想调查问卷(3)第71-73页
附录四:社会行为调查(1)第73-74页
附录五:社会行为调查(2)第74-75页
附录六:社会行为调查(3)第75-76页
附录七:社会行为调查(4)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高校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下一篇:西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