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音色差异成因初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概述 | 第10-16页 |
1 唱法阐释 | 第10页 |
2 民族声乐、通俗音乐的发展 | 第10-13页 |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3 本文的唱法研究范围界定 | 第13-16页 |
·民族唱法的界定 | 第13-14页 |
·通俗唱法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 歌唱音色及其成因 | 第16-22页 |
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歌唱音色 | 第16页 |
·人声乐器构成 | 第16页 |
·发声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共鸣、共鸣体 | 第17页 |
·歌手共振峰 | 第17-18页 |
2 歌唱音色与人声乐器的关系 | 第18-21页 |
·歌唱音色与振源体的关系 | 第18-19页 |
·声带生理结构与音色的关系 | 第18页 |
·声带振动方式与音色的关系 | 第18-19页 |
·歌唱音色与激励体的关系 | 第19页 |
·呼吸的三种不同方式对歌唱音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 第19页 |
·呼吸力度不同造成歌唱音色不同 | 第19页 |
·歌唱音色与共鸣体的关系 | 第19-21页 |
·不同的共鸣腔体形成不同的歌唱音色 | 第20页 |
·不同比例共鸣腔体的运用形成不同的音色 | 第20-21页 |
3 小结 | 第21-22页 |
三 民族唱法、通俗唱法音色差异成因 | 第22-30页 |
1 两种唱法的音色特征 | 第22-23页 |
·民族唱法的音色特征 | 第22-23页 |
·通俗唱法的音色特征 | 第23页 |
2 两种唱法音色差异与歌唱技术的关系 | 第23-29页 |
·共鸣体调节方法的不同对音色的影响 | 第23-27页 |
·口腔共鸣 | 第24-26页 |
·口腔共鸣 | 第24-25页 |
·咽腔共鸣 | 第25-26页 |
·胸腔共鸣 | 第26-27页 |
·头腔共鸣 | 第27页 |
·激励体调节方法不同对音色的影响 | 第27-29页 |
·民族唱法呼吸调节对音色的影响 | 第27-28页 |
·通俗唱法呼吸调节对音色的影响 | 第28-29页 |
3 小结 | 第29-30页 |
四 结语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