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滑县大弦戏调查与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绪论第9-11页
二、大弦戏的历史和语境第11-17页
 1、大弦戏生存环境第11页
 2、大弦戏源流第11-17页
   ·大弦戏名称由来第12页
   ·大弦戏源流第12-14页
   ·相关传说第14-17页
三、大弦戏音乐及传承第17-36页
 1、音乐特征第18-28页
   ·音乐中的唱词第19-20页
   ·唱腔、曲牌第20-22页
   ·传统剧目第22-24页
   ·锣鼓经第24-26页
   ·表演艺术第26-28页
 2、乐器乐队第28-32页
 3、传承人谱系第32-36页
   ·传承人之后代第33页
   ·传承人谱系分析第33-36页
四、滑县大弦戏现状第36-38页
 1、生存环境恶化第36-37页
 2、设备陈旧第37页
 3、后继乏人第37页
 4、部分技艺面临失传第37-38页
五、存续至今的合理性第38-40页
 1、华北平原农村特性第38页
 2、大弦戏表演的社会性第38-39页
 3、娱乐化本质与习惯性认可的交叠第39页
 4、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第39-40页
六、保护与破坏的博弈第40-43页
 1、对滑县大弦戏的保护措施第40-41页
 2、“保护”措施之局限第41-42页
 3、保护与冷漠并行第42-43页
七、边缘化解析第43-47页
 1、现代化将弦戏挤向边缘第43-44页
 2、观念是艺术转型的“活水”第44-45页
 3、“守成”的偏执与“突围”的保守第45-46页
 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本土化”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图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背景下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研究--基于温州米塑的田野调查
下一篇: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音色差异成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