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磨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9页 |
| ·磨机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9-14页 |
| ·磨机工业技术总体发展 | 第9-13页 |
| ·超临速磨机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振动测试的意义和用途 | 第14-16页 |
| ·振动测试的分类和内容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超临速自磨机工作原理及样机设计 | 第19-33页 |
| ·自磨机及其工艺简介 | 第19-21页 |
| ·自磨机转速的选取 | 第21-24页 |
| ·自磨机的临界转速 | 第21-23页 |
| ·自磨机转速的选取 | 第23-24页 |
| ·超临速自磨机 | 第24-29页 |
| ·超临速自磨机设计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 ·超临速自磨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 ·超临速自磨机的磨矿特点 | 第28-29页 |
| ·链传动超临速自磨机样机设计 | 第29-33页 |
| ·链传动超临速自磨机 | 第29-32页 |
| ·链传动超临速自磨机的优势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振动信号的分析与数字处理技术 | 第33-53页 |
| ·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33-37页 |
| ·信号时域特征参数 | 第33-35页 |
| ·信号的相关分析 | 第35-37页 |
| ·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37-43页 |
| ·周期信号的幅频谱 | 第37-38页 |
| ·非周期信号的幅频谱 | 第38-39页 |
| ·离散信号的幅频谱 | 第39-43页 |
| ·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 | 第43-53页 |
| ·采样定理与频率混叠 | 第43-46页 |
| ·量化与量化误差 | 第46-47页 |
| ·泄漏与加窗 | 第47-49页 |
| ·栅栏效应 | 第49页 |
| ·数字滤波器 | 第49-53页 |
| 第四章 虚拟仪器技术 | 第53-59页 |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53-56页 |
|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 | 第53-54页 |
| ·虚拟仪器的典型构成 | 第54-55页 |
|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 第55-56页 |
| ·LabVIEW软件介绍 | 第56-59页 |
| ·Lab VIEW简介 | 第56-57页 |
| ·Lab VIEW的特点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超临速自磨机振动测试系统配置与方案设计 | 第59-78页 |
|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振动测试系统配置 | 第59-68页 |
| ·振动测试的虚拟仪器硬件配置 | 第59-63页 |
| ·振动测试的虚拟仪器软件配置 | 第63-68页 |
| ·实验设备及型号 | 第68-70页 |
| ·超临速自磨机参数 | 第68-69页 |
| ·振动测试设备 | 第69-70页 |
| ·φ1800×1700超临速自磨机振动测试总体方案设计 | 第70-76页 |
| ·测点布置 | 第70-72页 |
| ·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 第72-73页 |
| ·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方式 | 第73-74页 |
| ·三通道振动测试程序设计 | 第74-76页 |
| ·锤击法测量导向机构固有频率方案设计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测试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78-85页 |
| ·测试数据分析 | 第78-83页 |
| ·超临速自磨机振动测量数据分析 | 第78-82页 |
| ·导向机构固有频率测试分析 | 第82-83页 |
| ·测试结论 | 第83-85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85-87页 |
|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85页 |
| ·本次课题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本人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