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三参数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自动变速技术的特点及发展 | 第10-12页 |
| ·自动变速的特点 | 第10-11页 |
|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及类型 | 第11-12页 |
| ·自动变速技术在工程车辆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 ·国外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我国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3页 |
| ·研究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的关键技术 | 第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工程车辆三参数换挡规律的研究 | 第16-27页 |
| ·车辆现有的换挡规律及应用 | 第16-21页 |
| ·汽车自动换挡规律的发展 | 第16-19页 |
| ·汽车自动换挡规律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现有汽车换挡规律不适用于工程车辆 | 第20-21页 |
| ·工程车辆效率换挡规律的提出 | 第21-26页 |
| ·控制参数的选择 | 第21-22页 |
| ·换挡原理 | 第22-24页 |
| ·效率换挡规律的自动控制方案 | 第24-25页 |
| ·效率换挡规律的特点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27-38页 |
| ·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 | 第27-28页 |
| ·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8-34页 |
| ·发动机模型 | 第28-29页 |
| ·液力变矩器模型 | 第29-30页 |
| ·行驶阻力模型 | 第30-31页 |
| ·等效负载力矩 | 第31页 |
| ·传动系动力学模型 | 第31-34页 |
| ·SIMULINK 模型 | 第34-35页 |
| ·SIMULINK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 ·仿真条件的设置 | 第3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开发 | 第38-53页 |
| ·电源模块 | 第38-39页 |
| ·输入信号处理模块 | 第39-41页 |
| ·速度测量模块 | 第39-40页 |
| ·油门开度检测模块 | 第40-41页 |
| ·微控制系统模块 | 第41-43页 |
|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41-42页 |
| ·挡位显示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 ·晶振和复位电路 | 第43页 |
| ·电磁阀驱动模块 | 第43-44页 |
| ·控制软件设计 | 第44-49页 |
| ·控制系统主程序 | 第45-47页 |
| ·转速测量算法的确定 | 第47-48页 |
| ·控制参数计算模块 | 第48-49页 |
| ·换挡执行机构动作的定时 | 第49页 |
| ·系统可靠性设计 | 第49-52页 |
| ·硬件可靠性设计 | 第50-51页 |
| ·软件可靠性设计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台架实验 | 第53-58页 |
| ·台架实验简介 | 第53-55页 |
|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 ·工程车辆电控系统实验台简介 | 第53-54页 |
| ·电控系统实验台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54-55页 |
| ·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检验 | 第55页 |
| ·自动变速控制实验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所做工作及结论 | 第58页 |
| ·有待完善的方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摘要 | 第63-65页 |
| Abstract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