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9-37页 |
| 一、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 第9-10页 |
| 二、自我延迟满足相关概念的内涵剖析 | 第10-13页 |
| 三、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 | 第13-20页 |
| 四、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研究文献 | 第20-28页 |
| 五、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 第28-30页 |
| 六、自我延迟满足研究的方法论 | 第30-32页 |
| 七、自我延迟满足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八、自我延迟满足研究的意义 | 第33-37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总体思路、研究问题及研究创新性 | 第37-40页 |
|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37-38页 |
| 二、具体研究问题 | 第38-39页 |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39-40页 |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40-70页 |
| 研究一、言语认知表征对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影响 | 第40-51页 |
| 研究二、儿童延迟满足元认知策略知识的发展 | 第51-60页 |
| 研究三、幼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关系 | 第60-70页 |
|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70-77页 |
| 一、自我延迟满足的心理结构 | 第70-71页 |
| 二、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 第71-72页 |
| 三、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与元认知能力 | 第72-73页 |
|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73页 |
| 五、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建议 | 第73-77页 |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9页 |
| 附录 | 第89-91页 |
| 后记 | 第91-92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9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