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1 导论 | 第15-31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与特征 | 第15-19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 | 第15-18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 第18-19页 |
·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现实必要性 | 第19-27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 第19-25页 |
·中小企业集群是提高我国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的现实选择 | 第25-27页 |
·方法、结构及若干创新点 | 第27-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论文结构 | 第28-29页 |
·若干创新点 | 第29-31页 |
2 中小企业集群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31-54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 第31-47页 |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第31页 |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利益及资本集中的论述 | 第31-33页 |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 第33-35页 |
·韦伯的产业集聚理论 | 第35-36页 |
·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 第36-38页 |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 第38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38-41页 |
·团队生产理论 | 第41页 |
·重视企业社会文化环境的新产业区理论 | 第41-43页 |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第43-47页 |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因素 | 第47-48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分类 | 第48-51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演变特征 | 第51-54页 |
3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第54-68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获取集群竞争优势 | 第54-61页 |
·交易成本优势 | 第54-55页 |
·创新优势 | 第55-57页 |
·集群整体品牌优势 | 第57页 |
·市场竞争优势 | 第57-58页 |
·配套服务及基础设施优势 | 第58-61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第61-64页 |
·社会文化及历史传统条件 | 第61页 |
·市场需求条件 | 第61页 |
·政策条件 | 第61-62页 |
·配套的服务及基础设施条件 | 第62-63页 |
·生产要素条件 | 第63页 |
·自然条件 | 第63-64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第64-68页 |
·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 第64-65页 |
·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组织主体而构建中小企业集群 | 第65页 |
·以大的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 第65-66页 |
·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 | 第66页 |
·以家族关系、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为基础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 第66页 |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 第66-68页 |
4 中小企业集群的运行机理 | 第68-95页 |
·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企业间的联结纽带 | 第68-70页 |
·依靠忠诚与信用联结 | 第68页 |
·依靠资源作为联结纽带 | 第68-69页 |
·依靠契约联结 | 第69-70页 |
·依靠共同的组织文化联结 | 第70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信任机制 | 第70-76页 |
·相互信任的定义及其必要性 | 第71-72页 |
·相互信任的类型 | 第72-74页 |
·建立相互信任机制的措施 | 第74-76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 第76-79页 |
·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点 | 第77-78页 |
·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过程 | 第78-79页 |
·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 | 第79-84页 |
·企业间竞争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 | 第79-82页 |
·企业间协作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 | 第82-84页 |
·中小企业集群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84-95页 |
·生产要素资源配置 | 第85-87页 |
·企业集群整体营销 | 第87-88页 |
·促进国有和民营企业合作发展 | 第88-89页 |
·促进集群内企业合作并结网 | 第89-90页 |
·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 第90-95页 |
5 国外典型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95-123页 |
·硅谷高新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95-100页 |
·硅谷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况 | 第95页 |
·硅谷高新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成功的因素 | 第95-100页 |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00-108页 |
·意大利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中小企业集群概况 | 第100-102页 |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 | 第102-104页 |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 | 第104-107页 |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7-108页 |
·日本下包制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08-113页 |
·下包制度--日本下包制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 第108-110页 |
·日本下包制中小企业集群的绩效特点分析 | 第110-113页 |
·日本下包制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3页 |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分析 | 第113-121页 |
·印度软件业及班加罗尔发展概况 | 第113-117页 |
·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发展成功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117-120页 |
·对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的简要评价 | 第120-121页 |
·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第121-123页 |
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23-136页 |
·我国高新区中小企业集群问题及发展对策 | 第123-127页 |
·我国高新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集群问题 | 第123-125页 |
·促进我国高新区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 第125-127页 |
·东莞台资IT业企业集群分析 | 第127-136页 |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 第128-129页 |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 第129-132页 |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内的企业特点和台商协会的作用 | 第132-133页 |
·关于东莞模式的思考 | 第133-136页 |
7 我国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36-151页 |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36-143页 |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 第136-137页 |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 | 第137-139页 |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 第139-141页 |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143页 |
·浙江大唐袜业中小企业集群分析 | 第143-151页 |
·大唐袜业中小企业集群概况分析 | 第143-144页 |
·大唐袜业中小企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144-147页 |
·大唐袜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147-149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149-151页 |
8 结语: 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展望 | 第151-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62-163页 |
声明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