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私营企业论文

对民营企业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研究

0 前言:为什么需要对监督机制的建立进行激励?第1-15页
 0.1 监督问题及对监督的激励第7-11页
  0.1.1 问题的提出第7-10页
  0.1.2 为什么需要对监督机制的建立进行激励?第10-11页
 0.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11-15页
1 监督机制第15-30页
 1.1 为什么民营企业需要监督第15-20页
  1.1.1 非道德行为与错误的定义第15-17页
  1.1.2 非道德行为与错误的分类第17-20页
 1.2 监督机制分析第20-25页
  1.2.1 监督机制的定义第20-22页
  1.2.2 监督机制的分类第22-25页
 1.3 监督机制的中西比较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第25-30页
  1.3.1 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监督机制的特点第25-26页
  1.3.2 监督机制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6-30页
2 激励对民营企业监督机制建立的影响第30-45页
 2.1 企业激励理论的一般回顾第30-34页
  2.1.1 对传统企业激励理论的历史回顾第30-31页
  2.1.2 对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的批评性回顾第31-34页
 2.2 企业激励理论对监督机制的假设与现实差距第34-38页
  2.2.1 对假设的剖析第34-36页
  2.2.2 假设的现实差距第36-38页
 2.3 对民营企业监督机制建立的激励的一般考虑第38-45页
  2.3.1 进行激励的理论工具第38-41页
  2.3.2 进行激励的实践考虑第41-45页
3 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博弈与稳定性第45-60页
 3.1 博弈分析第45-53页
  3.1.1 一般监督博弈及其两个极端情况第45-48页
  3.1.2 监督机制建立的博弈第48-50页
  3.1.3 监督机制建立的激励的博弈第50-52页
  3.1.4 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第52-53页
 3.2 监督机制的稳定性第53-56页
  3.2.1 缺乏监督机制情况下的稳定性第53-55页
  3.2.2 存在监督机制情况下的稳定性第55-56页
 3.3 建立监督机制的管理变革第56-60页
  3.3.1 从没有有效监督机制向有效监督机制的过渡第56-57页
  3.3.2 必要条件一:对监督机制的建立进行补偿激励第57-60页
4 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文化积淀及其清除第60-80页
 4.1 历史经验的科学叙事第60-69页
  4.1.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方法第60-62页
  4.1.2 共同平台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叙事第62-69页
 4.2 历史经验的互动分析与文化积淀第69-74页
  4.2.1 监督机制在“天下”中的重要性第69-70页
  4.2.2 文化形成过程的博弈分析第70-73页
  4.2.3 文化积淀第73-74页
 4.3 文化积淀的负面影响及其清除第74-80页
  4.3.1 文化积淀的管理学分析第74-76页
  4.3.2 文化积淀的经济学分析第76-78页
  4.3.3 必要条件二:清除文化积淀第78-80页
5 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信用问题及其解决第80-92页
 5.1 补偿激励的实现方式及其信用问题第80-82页
  5.1.1 补偿激励的实现方式第80-81页
  5.1.2 信用问题第81-82页
 5.2 信用问题的解决之道第82-88页
  5.2.1 内部解决第82-86页
  5.2.2 外部解决第86-88页
 5.3 外部解决方式对监督机制决策的影响第88-92页
  5.3.1 外部解决方式对监督机制项目收益的影响第88-91页
  5.3.2 必要条件三: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作第91-92页
6 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的实现:成功的项目管理第92-105页
 6.1 监督机制建立的项目管理第92-98页
  6.1.1 监督机制建立与项目管理的关系第92-94页
  6.1.2 监督机制项目管理的一般过程第94-96页
  6.1.3 必要条件四:项目管理中对激励的落实第96-98页
 6.2 项目管理中的冲突与合作第98-102页
  6.2.1 项目管理中的冲突第98-101页
  6.2.2 合作中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管理咨询师第101-102页
 6.3 项目完成后对监督机制的维护和完善第102-105页
  6.3.1 项目结束阶段的工作第102-103页
  6.3.2 项目完成后的维护和完善第103-10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5-110页
 7.1 论文结论及其创新点第105-107页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07-108页
 7.3 展望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材料降解的图象处理与图象分析
下一篇:证券组合投资管理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