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РЕФЕРАТ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9-11页 |
二、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东正教——传承俄罗斯文化的载体 | 第13-19页 |
一、俄罗斯东正教探源 | 第13-15页 |
(一) 基督教的分裂与东正教产生 | 第13-14页 |
(二) “罗斯受洗”——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 第14-15页 |
二、俄罗斯文化的宗教性 | 第15-19页 |
(一) 俄罗斯文化中的使命意识 | 第16-17页 |
(二) 俄罗斯文化中的救世主意识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早期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东正教因素 | 第19-33页 |
一、中俄文化交流的起源 | 第19-20页 |
二、东正教传入中国 | 第20-21页 |
三、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 | 第21-33页 |
(一) 传教士团的文化活动 | 第23-30页 |
(二) 传教士团文化活动对中国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十月革命后中俄(苏)文化交流中的东正教因素 | 第33-50页 |
一、十月革命前后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 | 第35-37页 |
二、苏联时期东正教对中国的影响 | 第37-45页 |
(一) 苏联文学中的东正教因素 | 第38-40页 |
(二) 布尔什维克主义中的东正教因素 | 第40-45页 |
三、当代俄罗斯东正教状况 | 第45-50页 |
(一) 东正教在当代俄罗斯的复兴 | 第45-47页 |
(二) 俄罗斯东正教积极拓展同中国的关系 | 第47-50页 |
第四章 东正教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评析 | 第50-56页 |
一、中俄文化交流中东正教因素的双重作用 | 第50-53页 |
二、未来中俄文化交流中东正教因素的分析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