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叶片分离流控制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压气机内分离流动的研究 | 第8-10页 |
| ·叶栅内分离流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 第10-12页 |
| ·附面层的控制与隔离 | 第10-11页 |
| ·旋涡控制附面层法 | 第11页 |
| ·叶片的修型与端弯技术 | 第11-12页 |
| ·控制分离的声控技术 | 第12页 |
| ·非定常涡流的利用和控制 | 第12页 |
| ·附面层吹吸技术 | 第12-16页 |
| ·附面层抽吸技术 | 第12-13页 |
| ·附面层吹气技术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论文工作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分离流的基本理论与数值方法 | 第17-26页 |
| ·分离流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 ·二维分离的描述与判定 | 第17-18页 |
| ·三维分离的描述与判定 | 第18-21页 |
| ·数值方法 | 第21-24页 |
| ·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湍流模型 | 第22-24页 |
| ·网格技术 | 第24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处理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现用压气机末级叶片改型设计 | 第26-33页 |
| ·原始叶型设计选取 | 第26-29页 |
| ·叶型参数化 | 第26页 |
| ·现用压气机末级叶片几何参数和改型后几何参数 | 第26-29页 |
| ·环形叶栅各修改叶型流场分析 | 第29-32页 |
| ·各修改叶型叶片中部流线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 ·各叶型其他参数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环形缝隙叶栅流动研究 | 第33-54页 |
| ·环形叶栅原型流场分析 | 第33-34页 |
| ·边界层分离涡 | 第33-34页 |
| ·吸力面分离涡 | 第34页 |
| ·具有缝隙的静叶叶型设计方案 | 第34-36页 |
| ·叶片型面静压分析 | 第34-35页 |
| ·缝隙叶型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 ·环形缝隙叶栅计算方案 | 第36-37页 |
| ·设计点下缝隙叶栅流动分析 | 第37-52页 |
| ·吸力面极限流线及拓扑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 ·叶片表面静压及近吸力面马赫数分布 | 第40-48页 |
| ·能量损失及总压损失系数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变冲角下缝隙叶栅流动分析 | 第54-66页 |
| ·吸力面极限流线分析 | 第54-58页 |
| ·性能参数分析 | 第58-61页 |
| ·变冲角下总压损失沿叶高分布 | 第61-63页 |
| ·大冲角下叶片负荷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