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和检验论文

基于SIP的高速芯片协同测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系统级封装(System-in-Package)技术第7-12页
     ·系统级封装概念第7-9页
     ·系统级封装的地位和优势第9-12页
   ·SIP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2-14页
   ·SIP的研究领域第14-16页
   ·SIP中的协同测试概念与本文工作介绍第16-19页
第二章 待测芯片结构与可测性设计第19-29页
   ·待测芯片设计思路及用途第19-23页
     ·光电互连系统第19-20页
     ·激光驱动器(DRIVER)第20-21页
     ·光接收机前端放大(TIA)第21-23页
   ·发送端芯片(DRIVER)与接收端芯片(TIA)电路结构第23-25页
     ·发送端电路结构第23-24页
     ·接收端电路结构第24-25页
   ·待测芯片中可测性设计第25-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测试平台与传输线设计第29-41页
   ·Candence Allegro 的电路设计方法概述第29-30页
     ·Candence allegro 的构成第29-30页
     ·Cadence 设计流程第30页
   ·芯片外围电路设计第30-33页
     ·激光器驱动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第30-32页
     ·跨阻放大器(TIA)外围电路设计第32-33页
   ·传输线设计与信号保护第33-39页
     ·传输线理论第33-37页
     ·传输线设计第37-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数字配置模块测试向量的生成第41-49页
   ·数字配置模块的软硬件平台第41-43页
     ·FPGA硬件平台第41-42页
     ·FPGA软件平台第42-43页
   ·配置逻辑实现方法第43-45页
   ·仿真与测试结果第45-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关键路径仿真与协同测试第49-71页
   ·ANSOFT HFSS的建模方法第49-54页
     ·微波电路性能的评价依据第49-52页
     ·HFSS的建模过程第52-54页
   ·基于ANSOFT DESIGNER 关键路径仿真第54-66页
     ·bondingwire 的仿真建模第54-58页
     ·基板传输线的模型提取第58-61页
     ·全系统仿真第61-63页
     ·关键传输路径的仿真第63-66页
   ·测试结果第66-71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研究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波段微波功率放大模块的设计与研制
下一篇:ISO7816协议研究及其集成电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