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文化的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第18-23页
  一、研究背景第18-21页
  二、研究目标第21-23页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3-29页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第23-27页
  二、研究方法第27-28页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8-29页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第29-33页
  一、研究的意义第29-31页
  二、可能的创新第31-33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析第33-78页
 第一节 组织公平第33-47页
  一、公平的概念及演变第33-35页
  二、组织公平的概念及内容第35-37页
  三、组织公平的维度第37-40页
  四、组织公平的理论发展第40-45页
  五、组织公平的研究现状第45-47页
 第二节 甄选中的组织公平和程序公平第47-53页
  一、甄选中的组织公平第47-51页
  二、甄选中的程序公平第51-53页
 第三节 应聘者反应与甄选公平感的理论模型第53-58页
  一、应聘者反应第53-55页
  二、应聘者反应与应聘者公平反应的理论模型第55-58页
 第四节 甄选公平的研究现状第58-65页
  一、应聘者公平感的结果第59-61页
  二、应聘者公平感的决定因素第61-65页
  三、小结第65页
 第五节 甄选公平的跨文化研究第65-78页
  一、文化、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第65-67页
  二、组织公平的跨文化研究第67-72页
  三、甄选公平及甄选程序公平的跨文化研究第72-74页
  四、中国情境下的甄选程序公平第74-76页
  五、组织公平和甄选公平跨文化研究的模型第76-78页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下的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第78-100页
 第一节 甄选程序公平原则与甄选程序公平感第78-80页
  一、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的跨文化适用性第78-79页
  二、甄选程序公平原则作为甄选程序公平感的评价指标第79-80页
 第二节 文化价值观和儒家思想第80-86页
  一、儒家思想概述第80-82页
  二、儒家思想的内容第82-85页
  三、儒家思想和组织公平第85-86页
 第三节 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的理论分析第86-92页
  一、程序公平原则与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第86-89页
  二、中国文化对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的影响第89-92页
 第四节 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的调查分析第92-100页
  一、访谈第92-94页
  二、结构化问卷调查第94-97页
  三、中国文化下甄选程序公平原则的确定第97-98页
  四、小结第98-100页
第四章 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研究模型的构建第100-123页
 第一节 个体差异对应聘者程序公平感的影响第100-113页
  一、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第100-102页
  二、儒家传统价值观对程序公平感的影响第102-105页
  三、人格对程序公平感的影响第105-109页
  四、测试经历对程序公平感的影第109-110页
  五、应聘者对甄选程序的公平预期第110-113页
 第二节 应聘者程序公平感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113-121页
  一、员工态度和行为第113-116页
  二、员工对组织和管理方的信任第116-118页
  三、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118-119页
  四、结果工具性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119-121页
 第三节 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前因与结果的研究模型第121-123页
  一、中国文化下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研究的理论模型第121-122页
  二、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模型第122-123页
第五章 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前因与结果的实证研究第123-194页
 第一节 研究设计第123-134页
  一、研究的程序第123-124页
  二、研究变量的测量第124-129页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的收集第129-132页
  四、数据分析策略第132-133页
  五、数据校验第133-134页
 第二节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第134-162页
  一、量表的效度检验第134-160页
  二、量表的信度检验第160-162页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检验第162-194页
  一、应聘者程序公平感的前因第162-174页
  二、应聘者程序公平感的结果第174-189页
  三、实证研究的结论和讨论第189-194页
第六章 结论第194-204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和建议第194-201页
  一、研究结论第194-198页
  二、对组织的建议第198-201页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第201-204页
  一、研究的局限性第201-202页
  二、未来研究方向第202-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20页
附录A第220-222页
附录B第222-225页
附录C第225-230页
致谢第230-23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32-234页

论文共2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基于权变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