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再解读及理念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性质再解读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分析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以新课程为背景研究语文高考试题 | 第19-36页 |
第一节 新课标试题与传统试题比照分析 | 第19-24页 |
一、试卷结构上的异同 | 第19-21页 |
二、试卷对于语文能力考查方面的异同点 | 第21-23页 |
三、关于语文知识的考查 | 第23-24页 |
四、关于试卷改革路向 | 第24页 |
第二节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变化创新及与新课程关系 | 第24-29页 |
一、以新课标理念看新课标试卷淡化客观题 | 第24-27页 |
二、研究新课标试卷对阅读及欣赏作品能力的强化及出现探究题与新课标关系 | 第27-29页 |
三、从新课标看新课标试卷对探究能力的强化 | 第29页 |
第三节 新课标高考试题的不足与建议 | 第29-35页 |
一、新课标试卷的不足 | 第30-33页 |
二、对新课标试卷及试题的建议: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新课标试题的研究意义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提高开发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开展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37-39页 |
一、反思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 第37-38页 |
二、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有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新高考的功能定位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