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研究缘起:对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述评第14-28页
 一、国外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实证研究第15-20页
  (一) 教育是职业地位获得中介:布劳-邓肯的开创性研究第15-16页
  (二) 教育阶梯上谁会掉队:来自于国别的比较研究第16-19页
  (三) 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转向第19-20页
 二、国内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实证研究第20-26页
  (一) 由平等到倾斜:教育分层的趋势研究第20-21页
  (二) 由阶层地位到教育地位:教育分层的机制研究第21-24页
  (三) 高等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第24-26页
 三、研究视角:从高中阶段教育过程发掘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关系第26-28页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第28-47页
 一、教育的选择功能论第28-31页
 二、教育的再生产理论第31-32页
  (一) 生产关系再生产机制第31页
  (二) 文凭制度理论第31-32页
  (三) 文化再生产机制第32页
 三、学校作为阶层再生产的工具:布迪厄对法国教育场域的研究第32-35页
 四、核心概念:阶层与资本第35-40页
  (一) 阶层及其划分第35-36页
  (二) 与阶层生成相关的要素:资本、策略及规训第36-40页
   1、资本及其形式第36-38页
   2、策略第38-39页
   3、时间、空间与规训第39-40页
 五、研究框架第40-41页
 六、基本命题或问题第41-42页
 七、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第42-47页
  (一) 结构式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第43-44页
  (二) 半结构式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第44-46页
  (三) 观察资料基本情况第46页
  (四) 文献资料基本情况第46-47页
第三章 教育分层体系中的两所学校第47-96页
 一、教育分层等级中的两所高中——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第47-56页
  (一) 普通中学第三十二中学第49-51页
  (二) 重点中学第六中学第51-54页
  (三) 两所高中的教育阶层辈出率第54-56页
 二、学校的权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第56-84页
  (一) 制度分割与学校地位分层:权力主导下的教育不平等第56-63页
   1、教育城乡分割制度的形成及其强化第57-58页
   2、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变迁第58-63页
  (二) 学校社会资本:社会影响力背后的经济差异第63-69页
  (三) 学校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以及校风和学风第69-84页
   1、学校的文化产品第69-70页
   2、学校的校风与学风第70-84页
    (1) 学校管理的“行政层级控制”第70-72页
    (2) 教师的“相对剥夺感”和职业认同第72-77页
    (3) 学生的学习风貌第77-79页
    (4) 学生的阶层意识、人生价值观与职业追求第79-84页
 三、学校中无所不在的规训第84-95页
  (一) 时间的切割管理第84-87页
  (二) 空间管理第87-88页
  (三) 渗透日常生活的纪律第88-95页
 四、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四章 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第96-150页
 一、两所学校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第97-99页
 二、家庭经济资本与子女教育获得第99-115页
  (一) 教育消费的阶层差异第100-108页
  (二) 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第108-115页
   1、父母工作性质与对自由时间的支配第109-112页
   2、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第112-115页
 三、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第115-139页
  (一) 家庭文化资本的阶层差异第116-119页
  (二) 文化资本的传递与学业成就第119-139页
   1、教育抱负、家长期望第120-127页
   2、语言的培养第127-132页
   3、教育方法、价值观的传递第132-136页
   4、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第136-139页
 四、家庭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第139-147页
  (一) 家庭内的社会资本第140-142页
  (二) 家庭外的社会资本第142-147页
 五、本章小结第147-150页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分化第150-186页
 一、学生班级分层的阶层含义第150-158页
  (一) 学业成就分层及其社会阶层背景第151-154页
  (二) 组织资源分层及其社会阶层背景第154-157页
  (三) 班级分层、高考升学与学生阶层背景第157-158页
 二、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等级分类及其社会分层功能第158-184页
  (一) 知识等级化的社会分层功能第160-165页
  (二) 知识分配的阶层差异第165-184页
   1、教学语言模式隐藏的等级第165-167页
   2、学校的策略:因材施教掩盖下的等级分类第167-176页
    (1) 考试:得心应手的分层工具第168-173页
    (2) 分班:人为的等级强化第173-176页
   3、教师的分类图式:等级化的教育交往第176-184页
    (1) 标签形塑的准阶层身份第177-179页
    (2) 权力操控的知识分配第179-181页
    (3) 区隔化的空间安排第181-184页
 三、本章小结第184-186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186-192页
 一、主要结论和贡献第186-190页
 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0页
后记第200-201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以陕南D村和W村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