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医务社工介入工伤患者慈善医疗救助困境的实务探索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9-2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1、理论意义第11页
        2、实践意义第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7页
        1、国外文献回顾第12-14页
        2、国内文献回顾第14-17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工伤患者第17页
        2、慈善医疗救助第17-18页
    (五)理论基础第18-19页
        1、危机干预模式第18页
        2、社会支持理论第18-19页
    (六)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9-22页
        1、研究思路第19-20页
        2、研究方法第20-21页
        3、创新点第21-22页
二、工伤患者困境表现及原因分析第22-29页
    (一)服务背景介绍第22-23页
        1、Z市J医院基本概况第22页
        2、医务社工部服务内容介绍第22-23页
    (二)慈善医疗救助中的工伤患者困境表现第23-26页
        1、心理负担较重第24-25页
        2、经济问题突出第25-26页
        3、工伤维权艰难第26页
    (三)造成工伤患者困境的原因分析第26-29页
        1、事故迫害性强,应对能力不足第27页
        2、经济来源有限,家庭生活困难第27页
        3、社会支持不足,维权资源短缺第27-29页
三、医务社工介入工伤患者困境的实务过程第29-56页
    (一)接案及建立专业关系第29-32页
        1、接案来源第29-30页
        2、专业关系建立第30-32页
    (二)案主信息收集第32-33页
        1、个人及家庭情况第32页
        2、疾病与情绪状况第32-33页
    (三)困境预判及需求分析第33-35页
        1、困境预判第33-34页
        2、需求分析第34-35页
    (四)工伤患者的优势与劣势第35-36页
        1、优势第35页
        2、劣势第35-36页
    (五)服务目标第36-37页
        1、总目标第36页
        2、具体目标第36-37页
    (六)服务计划第37-38页
    (七)个案介入过程第38-51页
        1、第一阶段:收集案主信息,建立专业关系第38-41页
        2、第二阶段:安抚案主情绪,社工危机介入第41-45页
        3、第三阶段:提高政策认知,激发案主潜能第45-48页
        4、第四阶段:链接社会资源,重建支持网络第48-51页
    (八)结案第51-52页
        1、结案原因第51-52页
        2、结案处理第52页
        3、跟进计划第52页
    (九)服务评估第52-56页
        1、服务成效评估第52-53页
        2、服务过程评估第53-56页
四、医务社工介入工伤患者困境的反思与建议第56-60页
    (一)服务反思第56-57页
        1、医务社工实践领域狭窄,实务经验不足第56页
        2、慈善救助力量薄弱,社会组织参与不够第56-57页
        3、社会主体间合作较少,服务模式单一第57页
    (二)相关建议第57-60页
        1、完善专业教育机制,扩大医务社工实践领域第57-58页
        2、调动慈善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第58页
        3、实现社工+医院+政府+社会组织多方联动模式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治理研究
下一篇:新颖量子材料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