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15页 | 
| 五、论文的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海外人才概述及人才流动相关理论 | 第16-25页 | 
| 第一节 海外人才的界定及特点 | 第16-18页 | 
| 一、海外人才的界定 | 第16-18页 | 
| 二、海外人才的特点 | 第18页 | 
| 第二节 引进海外人才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20页 | 
| 二、ERG理论 | 第20页 | 
| 三、勒温的理论 | 第20-21页 | 
| 四、库克曲线理论 | 第21页 | 
| 五、目标一致理论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人才流动的因素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韩中制定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背景与原因 | 第25-36页 | 
| 第一节 韩中海外人才现状 | 第25-27页 | 
| 一、韩国外国人才现状 | 第25-26页 | 
| 二、中国海外人才现状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韩中在全球人才竞争力的评估 | 第27-30页 | 
| 一、韩国在全球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 第28-29页 | 
| 二、中国在全球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韩中制定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动因 | 第30-36页 | 
| 一、人才流失严重 | 第30-32页 | 
| 二、低出生率及老龄化严重 | 第32-33页 | 
| 三、科技技术人才稀缺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韩中两国海外人才引进的主要政策及效益 | 第36-57页 | 
| 第一节 韩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及效益 | 第36-48页 | 
| 一、韩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 第36-43页 | 
| 二、韩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效益 | 第43-48页 | 
| 第二节 中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及效益 | 第48-57页 | 
| 一、中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 第48-53页 | 
| 二、中国主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效益 | 第53-57页 | 
| 第四章 韩中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比较分析 | 第57-76页 | 
| 第一节 韩中两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优点 | 第57-64页 | 
| 一、韩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优点 | 第57-60页 | 
| 二、中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优点 | 第60-64页 | 
| 第二节 韩中两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缺点 | 第64-74页 | 
| 一、韩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缺点 | 第64-68页 | 
| 二、中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缺点 | 第68-74页 | 
| 第三节 比较韩中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韩中两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 | 第76-83页 | 
| 第一节 对韩国政策建议 | 第76-79页 | 
| 一、国家政府大力扶持人才引进政策,顶层设计制定长短期人才战略 | 第76-77页 | 
| 二、多渠道拓展留学生计划,鼓励优秀留学生韩国就业 | 第77页 | 
| 三、完善海外人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重视成就的质量 | 第77-78页 | 
| 四、建立科学的政策和人才评价制度 | 第78页 | 
| 五、需要从个体引进模式逐渐转向团队引进模式 | 第78-79页 | 
| 第二节 对中国政策建议 | 第79-83页 | 
| 一、优化顶尖人才国籍管理制度,放宽移民签证条件 | 第79-80页 | 
| 二、系统梳理政策体系,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 第80页 | 
| 三、加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引入力度 | 第80-81页 | 
| 四、发挥中介组织和学术团体等作用,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 | 第81页 | 
| 五、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资源,放宽留学生签证制度 | 第81-82页 | 
| 六、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5页 | 
| 附录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