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化城的庄严—禅教育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5页
        一、问题缘起第9-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二、理论基础第16-17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述评第17-25页
        一、文献综述第17-23页
        二、研究述评第23-25页
第二章 源流考辨:禅教育法的禅史视域与禅宗语境第25-42页
    第一节 禅教育法的源头追溯第25-28页
        一、“禅”的字源学沉思第25-26页
        二、译经禅法的文化推源第26-28页
    第二节 禅教育法的演变历程第28-42页
        一、信仰之真:传灯史的教育透视第28-33页
        二、考据之真:当代禅史中的禅教育法脉络第33-42页
第三章 逻辑整归:禅教育法的理念系统第42-63页
    第一节 “内在教师”观第42-46页
    第二节 “外善知识”论第46-58页
        一、妙用锻炼——教师的方法意识与角色自觉第47-54页
        二、“礼乐”清规——禅教育管理略论第54-58页
    第三节 方法论与禅教育法系统小结第58-63页
        一、说与不说:负方法与四悉檀第58-60页
        二、抽绎转化:从内善知识到内在教师第60-63页
第四章 思想审视:禅教育法的特色与评价第63-74页
    第一节 诗性的生命整体第63-67页
        一、“潜体内观”的诗性特征第63-64页
        二、“身体感”的智慧迸发第64-67页
    第二节 无执的实践智慧第67-74页
        一、“日常情景中的超越”体验第67-69页
        二、主体与主体性的消解第69-71页
        三、小结:“不二法门”的整体圆融观第71-74页
第五章 智慧启迪:基础教育中的禅教育法意义第74-100页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语境中的禅教育法检视第74-88页
        一、宗教性:美育的思想契机与“不可通约”的诸条件检阅第74-78页
        二、“顿悟”说:基础教育的批判与启迪第78-82页
        三、“内在教师”:知识内转与信念确立的整体意义第82-88页
    第二节 禅教育法在基础教育中的现实意义第88-100页
        一、学生:禅教育法的学习意义第88-93页
        二、教师:禅教育法的教学意义第93-97页
        三、教育管理者:禅教育法的管理意义第97-100页
第六章 行动体验:关于禅教育法的质性研究第100-117页
    第一节 访谈手记: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的禅教育法体验第100-107页
    第二节 我的述说:中学语文教师的禅教育法之路第107-117页
结论第117-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5页
附录第125-12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市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研究
下一篇:尼泊尔中小学汉语课堂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加德满都谷地三所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