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义务教育 | 第19-20页 |
2.1.2 教育经费 | 第20页 |
2.1.3 管理绩效 | 第20-21页 |
2.1.4 绩效评价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绩效评价理论 | 第22页 |
2.2.2 DEA数据包络法理论 | 第22-24页 |
2.2.3 Tobit回归分析法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鹿城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教育投入指标 | 第25-33页 |
3.1.1 财力资源投入 | 第25-29页 |
3.1.2 人力资源投入 | 第29-31页 |
3.1.3 物力资源投入 | 第31-33页 |
3.2 教育产出指标 | 第33-35页 |
3.3 发展现状总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研究的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4.1 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4.1.1 DEA方法与CCR、BCC模型 | 第37-39页 |
4.1.2 “两阶段法”与Tobit模型 | 第39页 |
4.2 研究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39-41页 |
4.2.1 DEA模型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39-40页 |
4.2.2 Tobit模型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40-41页 |
4.3 模型的分析 | 第41-50页 |
4.3.1 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评价 | 第41-46页 |
4.3.2 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4.3.3 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8-50页 |
4.4 结论 | 第50-51页 |
第5章 提高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5.1 加强鹿城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51-52页 |
5.2 提高鹿城区中小学办学效益 | 第52-53页 |
5.3 合理进行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规划 | 第53-54页 |
5.4 完善鹿城区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体制 | 第54页 |
5.5 规范鹿城区义务教育经费的相关机制 | 第54-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