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学绩管理与考试论文--考试论文

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21页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研究缘起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 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文献综述第10-14页
        2. 关于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文献综述第14-16页
        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三) 研究设计第17-21页
        1.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2. 研究内容第19页
        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4. 研究思路第20-21页
一、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构成要素第21-26页
    (一) 指导思想第21-22页
    (二) 基本原则第22-23页
    (三) 总体目标第23页
    (四) 主要任务和措施第23-25页
        1. 统一高考招生考试改革第24页
        2. 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第24页
        3.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第24页
        4. 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第24页
        5.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第24-25页
    (五) 保障措施第25-26页
二、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要素的异同分析第26-42页
    (一) 指导思想第26-28页
        1. 指导思想的共性第26-27页
        2. 指导思想的差异性第27-28页
    (二) 基本原则第28-29页
        1. 各省市基本原则的共性第28-29页
        2. 各省市基本原则的差异性第29页
    (三) 总体目标第29-30页
        1. 改革目标的共性第29页
        2. 改革目标的差异性第29-30页
    (四) 改革任务和措施第30-40页
        1. 统一高考改革的异同分析第30-34页
        2. 学业水平考试的异同比较第34-36页
        3. 综合素质评价的异同分析第36-38页
        4. 自主招生的异同分析第38-39页
        5. 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异同分析第39-40页
    (五) 保障措施第40-42页
        1. 保障措施的共性第41页
        2. 保障措施的差异性第41-42页
三、试点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正负功能分析第42-52页
    (一) 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正向功能第42-46页
        1. 赋予统一高考科目多样化,增加学生选择权第42-43页
        2. 利用等级赋分制,削弱“分分必争”的现状第43-44页
        3. 启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第44-45页
        4. 推动多元录取,增强高校的招生自主第45-46页
        5. 加强分类考试,提升科学选才第46页
    (二) 各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负向功能第46-52页
        1. 扩大选择权,部分学科出现明显弱势第46-47页
        2. 等级考试制度设计缺陷,功利选择仍占上风第47-48页
        3. 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繁琐阻碍实施第48-50页
        4. 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和公平性依然亟待解决第50-52页
四、关于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几点思考第52-64页
    (一) 健全选考机制,保护弱势学科第52-55页
        1. 高校科学设置专业选考科目,引导学生合理选考第52-53页
        2. 建立选考科目的保障机制,防止学科边缘化第53-54页
        3. 加强对中学的督查与考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54-55页
    (二) 改进选考科目计分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第55-56页
        1. 选考科目分数基于学业水平标准的专家校准第55-56页
        2. 选考科目与统考科目成绩采用并列报告第56页
    (三) 转化综合素质评价思路,提高综合素质评价整体质量第56-61页
        1. 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第56-58页
        2. 改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方式第58-59页
        3.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研究第59-60页
        4. 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思想第60-61页
    (四) 完善自主招生机制,促进招生公平第61-64页
        1. 加强审核,促进招生过程公平第61-62页
        2. 扩大高校自主权,激发自主招生机制创新第62页
        3. 健全法律规范,实现自主招生深度改革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教学自主变革的实践范式研究
下一篇:美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2002-2015)--基于核心法案的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