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燃料供给系统论文

碳纤维缠绕车载CNG气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2 先进复合材料气瓶的应用第9-10页
    1.3 复合材料气瓶标准概括第10-12页
        1.3.1 复合材料气瓶标准概述第10-11页
        1.3.2 复合材料气瓶的基本要求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复合材料气瓶结构及成型工艺第14-19页
    2.1 复合材料气瓶结构第14-15页
        2.1.1 内衬第14-15页
        2.1.2 纤维增强层第15页
        2.1.3 保护层第15页
    2.2 内衬的材料选择及成型工艺第15-16页
    2.3 复合材料气瓶缠绕成型工艺第16-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复合材料气瓶的设计准则及结构设计第19-31页
    3.1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第19-24页
        3.1.1 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19-20页
        3.1.2 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0-21页
        3.1.3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1-24页
    3.2 复合材料气瓶的设计准则第24-26页
        3.2.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第24-25页
        3.2.2 碳纤维复合材料失效准则第25-26页
    3.3 车载纤维缠绕CNG气瓶的结构设计第26-30页
        3.3.1 内衬封头的设计第27-28页
        3.3.2 内衬筒体设计第28-29页
        3.3.3 纤维缠绕层的设计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车载复合材料气瓶的有限元分析第31-51页
    4.1 车载CNG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分析过程第31-35页
        4.1.1 气瓶的几何模型第31-32页
        4.1.2 材料属性的定义及铺层结构第32-34页
        4.1.3 网格划分第34-35页
        4.1.4 边界条件第35页
    4.2 气瓶的有限元结果与分析第35-45页
        4.2.1 方案一内衬和纤维层应力分布第36-39页
        4.2.2 方案二内衬和纤维层应力分布第39-45页
    4.3 关于预紧处理的研究第45-47页
        4.3.1 预紧处理的必要性第45-46页
        4.3.2 最优自紧压力的确定第46-47页
    4.4 失效准则校核第47-49页
        4.4.1 最大应力准则校核第47-48页
        4.4.2 Hashin强度准则校核第48-49页
    4.5 复合材料爆破临界压力预测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高强度铝合金温热自冲铆工艺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几何数据交换过程中的车身曲面模型缝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