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基本情况 | 第16-30页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类型 | 第17-22页 |
第三节 改进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的思考 | 第22-30页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使用情况调查 | 第30-38页 |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 第30页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第30-38页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使用的几种思考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与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充分融合的思考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与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充分融合的思考 | 第41-46页 |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使用建议 | 第46-52页 |
第一节 牢记自读课型,明确自读概念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补充助读资料,筛选有效信息 | 第47-49页 |
第三节 运用助读系统,组织有效教学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一 《台阶》教学设计 | 第56-61页 |
附录二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61-63页 |
附录三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63-65页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