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智能机器人论文

基于MC9S12DG128的智能模型车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1页
   ·国内外的智能车研究现状第9页
   ·国内智能模型车大赛的发展第9-10页
   ·本章小结第10-11页
2 汽车机械理论与智能车的机械结构调整第11-14页
   ·智能车的主销内倾角第11页
   ·智能车的主销后倾角第11-12页
   ·智能车转向前轮的前束与转向前轮的外倾角第12-13页
   ·智能车重心位置的影响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3 智能车硬件平台设计第14-26页
   ·硬件平台设计框图第14-16页
     ·MC9S12DG128单片机第14-15页
     ·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第15页
     ·最小系统时钟电路第15-16页
     ·MC9S12DG128单片机最小系统整体电路第16页
   ·电源模块第16-18页
     ·6伏供电模块第17页
     ·5伏供电模块第17-18页
   ·测速模块第18-19页
   ·电机驱动模块第19-20页
   ·舵机模块第20-21页
   ·道路检测模块第21-23页
     ·红外光电管前瞻带来的影响第22页
     ·红外光电管布局的研究第22-23页
     ·红外光电管布局间隔的影响第23页
   ·无线通信模块第23-24页
   ·LCD在线调试模块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4 智能车软件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6-39页
   ·智能车系统软件流程图第26-27页
   ·速度控制算法第27-32页
     ·经典PID控制算法第27-29页
     ·智能车过弯控制策略分析第29-31页
     ·汽车驾驶的预瞄跟随理论第31-32页
   ·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原理第32-38页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对传统PID算法进行改进第33-34页
     ·对清晰量的模糊化处理第34-35页
     ·建立所需的两套模糊控制规则第35-37页
     ·对模糊量的清晰化处理第37-38页
   ·方向控制算法第38页
   ·本章小节第38-39页
5 在Plastid2智能车仿真平台下进行仿真验证第39-52页
   ·Plastid2智能车仿真平台简介第39-40页
   ·赛道设计第40-41页
   ·赛车设计第41-43页
   ·控制算法设计第43-44页
   ·在Plastid2下的仿真验证第44-49页
     ·模糊自适应归—PID和传统PID的仿真对比第44-45页
     ·不同模糊控制规则下的模糊自适应归—PID仿真对比第45-47页
     ·对具有不同前瞻车模的仿真对比第47-48页
     ·对具有不同红外光电布局车模的仿真对比第48-49页
   ·具有不同前瞻的仿真车模的过弯情况第49-50页
   ·实际的调车经验总结第50-51页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LC的棒材打捆机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移动机器人基于三维激光测距与单目视觉的室内场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