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层状岩石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基坑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基坑围护结构 | 第15-17页 |
1.2.4 基坑围护结构变性规律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岩质基坑的特点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1.3.1 岩质基坑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2 岩质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层状岩体的本构模型及破坏机制 | 第21-31页 |
2.1 岩体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第21-25页 |
2.1.1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 第22-23页 |
2.1.2 应变增量 | 第23-24页 |
2.1.3 本构方程 | 第24-25页 |
2.2 层状岩体工程特性 | 第25-29页 |
2.2.1 层状岩体结构特性 | 第25-26页 |
2.2.2 强度特性 | 第26-28页 |
2.2.3 变形特性 | 第28-29页 |
2.3 层状岩体变形破坏机制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广州员村站地铁站施工监测与结果分析 | 第31-47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1-36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5页 |
3.1.3 工程周边条件 | 第35-36页 |
3.2 深基坑现场监测 | 第36-38页 |
3.2.1 施工监测的目的 | 第36-37页 |
3.2.2 监测点布设 | 第37-38页 |
3.3 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3.3.1 围护结构顶位移 | 第39-40页 |
3.3.2 连续墙墙体变形 | 第40-44页 |
3.3.3 支撑轴力变化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岩质深基坑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7-67页 |
4.1 有限元软件MIDAS/GTS | 第47-48页 |
4.1.1 MIDAS/GTS简介 | 第47页 |
4.1.2 MIDAS/GTS主要特点 | 第47-48页 |
4.2 基坑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 | 第48-49页 |
4.2.2 模型参数 | 第49-51页 |
4.2.3 基本假定 | 第51页 |
4.2.4 施工阶段的定义 | 第51-52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4.3.1 基坑整体变形图 | 第53页 |
4.3.2 工况三和工况四分析 | 第53-55页 |
4.3.3 工况五和工况六分析 | 第55-57页 |
4.3.4 工况七和工况八分析 | 第57-59页 |
4.3.5 工况九和工况十分析 | 第59-62页 |
4.3.6 工况十一至工况十三分析 | 第62-63页 |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4.1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63-65页 |
4.4.2 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深基坑内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因素 | 第67-74页 |
5.1 岩土体物理特性对墙体的影响 | 第67-70页 |
5.1.1 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5.1.2 土体强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5.2 支撑刚度对墙体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 墙体刚度对墙体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 裂隙的影响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