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长江传媒的审计为例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审计重要性水平概念的文献综述第15-16页
        1.2.2 审计重要性水平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6-17页
        1.2.3 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7-18页
        1.2.4 文献评述第18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8-20页
2 审计重要性水平及其确定的理论概述第20-32页
    2.1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概念第20-21页
        2.1.1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含义第20页
        2.1.2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作用第20-21页
    2.2 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第21-22页
        2.2.1 基于数量的判断第21-22页
        2.2.2 基于质量的判断第22页
    2.3 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影响因素第22-28页
        2.3.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第22-25页
        2.3.2 被审计单位层面第25-27页
        2.3.3 注册会计师层面第27-28页
    2.4 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理论依据第28-32页
        2.4.1 信号理论第28-29页
        2.4.2 代理理论第29页
        2.4.3 规模经济理论第29页
        2.4.4 信息经济价值理论第29-30页
        2.4.5 会计学的重要性水平第30-32页
3 长江传媒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43页
    3.1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与长江传媒的简介第32-34页
        3.1.1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简介第32页
        3.1.2 长江传媒简介第32-33页
        3.1.3 案例简介第33-34页
    3.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4-37页
        3.2.1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第34-35页
        3.2.2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审计效益的权衡第35-36页
        3.2.3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声誉第36-37页
    3.3 被审计单位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7-40页
        3.3.1 长江传媒的性质第37-38页
        3.3.2 长江传媒的行业特点第38-39页
        3.3.3 长江传媒管理层的诚信第39页
        3.3.4 长江传媒的内部控制第39-40页
    3.4 注册会计师层面的影响因素第40-43页
        3.4.1 注册会计师对待风险的态度第40页
        3.4.2 前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第40-41页
        3.4.3 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第41-43页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长江传媒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运用第43-47页
    4.1 长江传媒2011年审计中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第43-44页
        4.1.1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第43-44页
        4.1.2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第44页
    4.2 长江传媒2011年审计中的重要性水平运用第44-47页
        4.2.1 审计计划阶段对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第44-45页
        4.2.2 审计实施阶段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第45-46页
        4.2.3 审计报告阶段对重要性水平的调整第46-47页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长江传媒审计案例的研究结论与启示第47-53页
    5.1 研究结论第47-49页
        5.1.1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采用固定比例法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第47页
        5.1.2 注册会计师以分配法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第47-48页
        5.1.3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确定的长江传媒的审计重要性水平高于行业常规标准第48-49页
    5.2 启示第49-53页
        5.2.1 审计师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时要明确审计目的第49页
        5.2.2 审计师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时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的经营状况第49-50页
        5.2.3 管理层诚信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0-51页
        5.2.4 审计师应结合行业特点从财务报表层面确定整体重要性水平第51-52页
        5.2.5 审计师应选取适当的分配法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研类准公共部门员工流失问题研究--以中科院A所为例
下一篇:TN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问题探讨